12月12日,時值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投入運營十周年之際,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推介會暨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二期圓滿舉行。
深圳市委台辦副主任楊啟典,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劉桂林,澳門經濟局產業發展廳代廳長劉傑麟,以及深圳市委統戰部、深圳市委港澳辦、深圳市科創局、深圳市人社局、團市委有關領導,前海創賽專業評審專家、賽事合作單位代表,孵化加速機構代表、創業企業代表、商戶代表、媒體代表等近200人參加活動。
多舉措 助力港青港企騰飛
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劉桂林在致辭中表示,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和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是前海打造的支持港澳青年發展的重要平台載體,為更好支持香港青年、香港企業圓夢前海,前海管理局舉全局之力推動夢工場提質增效,通過推出「1510」發展新模式、建立深港共建共享新機制、提供系列青年服務舉措等,助力港青港企騰飛。
前海科創集團、前海產發集團聯合國宏嘉信(深圳)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設立國宏嘉信前海科創專項投資基金,重點投向前海扶持和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優先投資於已經入駐或符合前海夢工場入駐要求的優秀香港科創項目,為前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聚資源 深港創新要素加速流動
深港兩地創新要素正在加速流動。其中,香港數碼港、中大數據有限公司、前海大數據公司、前海夢工場積極開展開放數據合作,啟動前海夢工場數據流通服務工作站,進一步推進了深港兩地數據和算法雙向自由流動,促進數據跨境有序便利流通。
為推動深港共建共享,前海夢工場與香港數碼港建立項目互推機制,已有11家企業在雙方園區落地或計劃落地。活動現場,為一起創夢科技、比特結構科技、升騰技術、手繪科技、十曜工房科技、源匙人工智能、令狐充新能源、盈理通公司等首批8家企業頒發了跨園合作證書。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首席企業發展官朱美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數碼港與前海合作深厚,早在2021年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在今年再次簽署新的合作備忘錄以深化合作。合作方向包括帶動香港及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助力前海及夢工廠的優秀企業走向國際。
朱美恩介紹,目前已有6家企業通過數碼港進入前海夢工場發展。朱美恩續稱,數碼港與前海的合作是雙贏的,雙方將共同推動企業互相落地,並設計獎金、共享辦公空間等激勵措施,促進兩園區的融合發展。
在談到前海的優勢時,她指出前海是國內發展的第一站,具有戰略性地位,且與香港北部都會區的規劃方向相契合,長期來看,雙方有望實現深度融合。數碼港將充分發揮其國際化平台優勢,幫助前海企業走向國際,並為內地企業提供上市及投資便利,助力其業務出海發展。未來數碼港將繼續深化與前海的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的發展繁榮。
自「1510」新模式發布以來,夢工場已開展三期深港聯合公開遴選,目前已有66家企業成功通過深港兩地專家聯合評審。活動現場也為首批通過遴選入駐的團隊舉行了入駐儀式。
為滿足港企港人商務、生活、文化娛樂等需求,夢工場提供了多元化商業配套,詠藜園、永年士多等香港品牌相繼入駐,打造深港優質生活圈「樣板間」。
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自201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九屆,是粵港澳台地區持續舉辦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專業賽事之一,已成為粵港澳台青年廣泛交流、深度交融、協同創新的重要舞台,是四地青年在大灣區逐夢、圓夢的第一站。
2024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於今年6月啟動,共吸引1287個項目參賽,其中港澳台及國際項目報名量達797個,佔比為62%。
歷經初賽、半決賽共選拔出30個優勝項目在總決賽舞台上展開激烈角逐,最終評審選出總決賽獲獎項目及企業,其中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6名,優勝獎18名。其中,專注智能激光工業母機研究的國之重器項目、專注烴類噴射熱失控防火隔熱材料的中森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團隊組及企業組金獎。
大賽金獎得主--中森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苑曉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研發的材料能有效控制電池熱失控帶來的火災風險。這種創新材料能包裹在電池框架結構外,限制熱能和火焰的爆炸威力,將其控制在一定空間內,從而為人員逃生和救援爭取更多時間。目前,該項目的知識產權已布局完畢,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和用戶測試也已完成,正進入商務談判階段。
苑曉勇認為前海大賽對初創企業幫助巨大,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平台、相關資源的聚攏和專家指導幫扶,能讓企業少走彎路。對於未來,該公司希望藉助前海的平台和資源進行品牌推廣,加速發展。苑曉勇更透露,公司計劃落戶前海或夢工廠,並高度評價了前海的包容性和對科技型企業的吸引力。他坦言,之前對前海了解不多,但參加大賽後改變了看法,相信前海將是該公司未來發展的理想之地。
在活動當天,前海夢工場二期園區內還特別設置了「創意市集」展,旨在推廣優秀項目,展示企業優質創新產品。(記者 王娜 陳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