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江市委書記盧一先會見香港商報常務副社長、執行總編輯藍岸一行,雙方圍繞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經濟、商業航天三大千億級產業發展,以及城市人居環境提升等工作展開深入交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驍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春濤參加會見。
海上風電領跑全國 打造國際風電城
盧一先重點介紹了陽江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情況。目前,陽江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已突破600萬千瓦,在建及規劃容量達1400萬千瓦,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我們已集聚40多家風電製造企業,形成了從葉片、塔筒到整機製造的完整產業鏈。」陽江已打造出全國領先的產業標桿。盧一先表示,陽江正在籌建海上風電製造業聯盟,計劃5月舉辦首屆國際風能大會,推動企業抱團出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陽江創新探索綠色能源發展新路徑:建成全國首個「綠電認證+碳足跡追溯」示範園區,破解歐盟貿易壁壘;首創深遠。目前,園區已吸引十餘個綠氫、綠氨項目落戶,其中百億級綠氨項目即將簽約。
海洋經濟優勢凸顯 建設現代海洋牧場
在海洋經濟方面,盧一先介紹,陽江海域水質優良,內地供港澳的海鮮中絕大部分產自陽江。針對颱風對傳統漁業的制約,陽江正在推進深遠海養殖試點,採用工業化、工程化手段提高抗風浪能力,打造「從海域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海洋牧場。
同時,陽江大力發展濱海旅遊業,海陵島正在引入萬豪、喜來登等國際酒店品牌,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去年國慶期間,某國際樓盤聯排別墅售價突破2萬元/平方米,創下陽江房價新高。
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
商業航天異軍突起 搶佔新賽道制高點
在商業航天領域,陽江憑藉低緯度優勢,已成為重要發射基地。盧一先透露,陽江已完成三次海上發射,未來將建設陸上固定發射工位,實現火箭回收等技術創新。廣東省已將陽江列為商業航天發展的重要支點,與廣州、深圳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為發展低空經濟,陽江規劃了2500平方公里空域,高度達3900米,將重點發展無人機、通航等產業,打造連接大灣區與東南亞市場的空中走廊。
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融灣入圈步伐加快
隨着廣湛高鐵年底通車,陽江將邁入「廣州40分鐘交通圈」;陽江機場已完成選址,預計三年內建成投用;城市輕軌建設也在加快推進。這些重大基礎設施將極大提升陽江的區位優勢。
陽江環保工業園。
城市品質全面提升 塑造濱海城市新形象
在介紹產業發展同時,盧一先重點分享了陽江在城市品質提升方面的工作成效。去年以來,陽江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我們用4個月時間完成了32條城市風貌帶的改造提升,重點整治主幹道和風景區沿線環境。」盧一先介紹,這些風貌帶已成為展示陽江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陽江同樣成效顯著。盧一先說:「我們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集中攻堅行動,清理各村積存垃圾數十萬噸,隨後用3個月時間鞏固成果,現在已建立長效機制。」通過「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八字標準,陽江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今年,陽江計劃在去年32條風貌帶基礎上,再精選20條進行品質提升,特別關注高鐵沿線等重點區域。
陽江市區風光
藍岸對陽江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並重點介紹了香港商報在媒體融合、精品內容生產及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成果。他表示,陽江在綠色能源等領域成績斐然,香港商報作為新型財經媒體,在商業和金融報道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香港商報將充分發揮全媒體平台優勢,通過全媒體矩陣,聚焦陽江三大千億產業和城市發展亮點,推出更多有深度、有溫度的報道和活動,助力提升陽江城市影響力,為宣傳陽江精準助力!
最後,雙方還就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聯合策劃主題宣傳、打造融媒體產品、以及雙方未來更深層次的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
盧一先表示,期待與香港商報深化合作,讓更多人了解這座被嚴重低估的、正在快速崛起的廣東濱海明珠,讓更多有識之士來陽江投資、生活。(記者 賴小青)
頂圖:陽江海上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