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兩名從粵港澳大灣區到香港進行交流的內地醫生,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分享了他們在香港執業的心路歷程。他們表示,香港的醫療系統非常成熟,醫療人員服務質素高,值得內地同行學習。
大讚港醫療系統非常先進
「香港的醫療系統非常先進」,這是梁崇芬醫生在評價香港醫療系統講的第一句話。他提到兩點:一、在醫管局系統內,包括醫生、護士及各專業同事,對病人的服務非常好,從病人下車到做檢查,都有專人接待、招呼,並指導病人適應檢查流程。二、香港醫生的專業素質高,對國際性指南把握到位,能接觸到最新的指南和技術。
葉錦寧醫生亦認為,香港的醫療系統非常成熟。他指,香港醫管局系統內有所有病人的看病紀錄,全面地記錄病人包括疾病診斷、治療、轉歸及康復等情況,而且皆可查詢,有助於醫生全面了解病歷,給出最適切的治療方式,提高診斷效率。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醫生表示,由於做胃腸鏡檢查的人手充足了,也能幫更多香港市民發現早期癌症。圖為兩名內地醫生在香港執業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記者 蔡啟文攝
內地須有全國通用病歷系統
他提到,內地病人的病歷只記錄在他所接受治療的醫院,當患者到其他醫院看病時,醫生沒法讀取病人病歷,只能根據病人描述及不完整的紙質病歷給病人問診。由此可見,一個全國醫院通用的電子病歷系統十分必要。葉醫生還表示,他在醫院看到很多輔助工作人員會不停地打電話,積極跟進病人情況,這樣能更準確把握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過程,是對病人最負責的表現。
據悉,梁崇芬醫生2007年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任職於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有18年臨床經驗,也在內地取得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資格,以及消化內科3至4級手術資格。
葉錦寧醫生2011年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外科學專業)博士畢業,任職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科,有14年臨床經驗。在2012年成為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熟悉胃腸腫瘤,腹腔鏡及機械人手術。
指香港工作較內地輕鬆
兩名醫生一同於2024年11月來港交流,加入新界東醫院聯網內科團隊,每周工作5天,其中4天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做胃鏡檢查,1天到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做胃鏡及腸鏡檢查。
談及上崗前的培訓,兩名醫生均表示,醫管局顧問醫生以一周的時間,讓他們熟悉一下醫管局系統及如何運用,包括如何進入病人的檔案、採圖、寫報告,工作流程和安全生產等。梁醫生還表示,香港的系統都是用英文,擔心自己的英文不過關。葉醫生指,同一款藥,香港與內地的命名都是不同的,讓他有所疑惑。但在顧問醫生指導下,兩名醫生都慢慢熟練在工作中使用英文和適應了名稱的區別。
談及在香港的工作量,兩名醫生均表示:「輕鬆不少。」葉醫生表示,以前在內地除了做胃腸外科手術和照胃腸鏡外,還有在科室收症問診,現在在香港只做胃腸鏡,比以往輕鬆。與市民交流方面,兩名醫生均表示自己是廣東人,從小開始講廣東話,因此與病人交流十分順暢。
內地醫生來港支援胃腸鏡排期大幅縮短
自香港醫管局開始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後,不少醫生來港交流,支援胃腸內視鏡檢查服務。5月14日,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醫生接受媒體訪問時介紹,非緊急病人進行胃腸鏡檢查的平均等候時間從一年縮短至兩到三個月,效率大幅提升。兩位內地交流醫生的案例中也提到,做胃腸鏡檢查的人手充足了,也能幫更多香港市民發現早期癌症,早診斷早治療。
助市民發現早期癌症
從內地到港交流的梁崇芬醫生和葉錦寧醫生分享了他們在胃腸鏡檢查中的實際案例。梁醫生提到,一位72歲伯伯屬於徵狀不明顯的非緊急病人,因肚脹前來就診,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光滑,但存在一個小病變。作為一名胃腸鏡的醫生,梁崇芬擁有較高的敏感性,馬上進行了活檢,最終確診為胃癌。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胃腸鏡檢查在早期發現癌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葉醫生則分享了一個高齡病人的腸鏡檢查經歷。該病人腸道準備不佳,且進入檢查室後不久,醫生便發現其腸道存在較大且接近癌變的息肉。若取消此次檢查,病人將需長時間等待下一次檢查,屆時息肉可能已發展為癌症。因此,醫生們花了近兩小時為病人仔細清洗腸道,並逐一切除息肉,成功避免了病情的惡化。
冼醫生強調,這些案例充分體現了「病從淺中醫」的重要性,以往病人可能需要長時間等待檢查,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冼醫生表示,兩位內地醫生都是非常資深的專家,他們的到來並非單純為了學習香港的醫療系統,更重要的是為香港市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來港交流非本地醫生至今有234人
據了解,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在2023年10月底開始了包括胃腸內視鏡檢查在內的多項服務。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為接近5500名患者提供胃腸內視鏡服務。冼醫生介紹,目前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有兩間檢室,每星期可提供20個服務時段,每個時段為7到8名病人提供檢查。
至於非本地醫生的概況,截至2025年4月30日,共有234人在醫管局工作,同時有67人參與交流。參與交流的非本地醫生中,50名來自大灣區及上海,另有17名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英國等地,涵蓋超過10個專科,包括麻醉科,綜合內科,眼科,放射科及外科。
(記者木子)
頂圖圖説:兩名從粵港澳大灣區到香港進行交流的內地醫生,梁崇芬醫生(右)、葉錦寧醫生(左)分享了他們在香港執業的心路歷程。 記者 蔡啟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