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水塘融和歷史-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旅游

城門水塘融和歷史

2015-01-08
来源:香港商報

  黃昏時「神」牛出動,惹得小童又驚又喜。

  【香港商報網訊】冬季至春夏雨季到來之前是本地旅遊最佳時機,假期適合一家老少郊遊之地當數荃灣城門水塘(簡稱水塘),勝在無論是郊遊慢行、緩步跑,還是燒烤、睇馬騮(猴子)及影相等,遊人可以各得其所;還有一項不應忽略的是城門水塘的歷史,可尋找「城門」之源、觀賞香港的「醉酒灣防線」、前英軍駐守的碉堡陣地,當年不到兩天便被日軍攻破。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天,由荃灣兆和街乘坐82號綠色小巴到終站城門水塘下車,站在停車場抬頭望見水塘菠蘿壩綠草坡,左側士多店前的遊客告示牌介紹「城門的起源」指,17世紀中葉,滿清八旗兵入關,南明參將李萬榮,在東莞縣被擊敗逃至九龍一帶並佔領鯉魚門,勒收行水,並在針山的山腳建築城堡作為根據地。該城堡門外的地方因而得名為城門。現時在菠蘿壩下所見仿造城門寫有「城門郊野公園」字樣,非水塘主壩原址的城門。

  漫步水塘美景拍攝合家福

  遊人若環繞水塘走一圈,全程約8.5 公里,若邊走邊看需時約5至6小時(行山者約3小時),如果是一家老少可以選擇較為輕鬆路線賞景。建議先行小巴停車場左側的燒烤區、主壩等景區,好處是中午前都是順光影相,對初學者不難,更重要是在馬路邊石徑處有一片開揚的水塘景色適合全家合影。當日,記者朝燒烤區方向行走,剛到石徑處便聽到前方有人不斷地叫喊「打劫!」,順著喊聲望去,原來打劫的是一隻成年馬騮,從停靠在路邊七人房車車廂中明搶一袋麵包,一位中年婦女則跟在馬騮後面邊追邊喊,周邊遊人見狀幫助圍堵馬騮,馬騮行徑亦招來眾馬騮的「圍堵」,牠們目的欲將「贓物」佔為己有,一些圍觀遊客勸告圍堵的遊人免生意外,一場人猴大戰才告結束,但馬騮族群「分贓」才剛剛開始。

  水塘馬騮任務食有毒馬錢

  一位電單車遊人聽到剛發生的人猴大戰,沒有絲毫驚訝,他向記者表示,他六十年代末在梨木樹朥居住,經常到水塘玩,相伴便是馬騮,據朥中老輩介紹,馬騮伴隨水塘而來,水塘未建前有城門老圍、白石窩、碑頭肚等8條村落,建水塘則搬村到錦田、大埔等地。

  水塘於1923年至1936年首2期完工,水塘儲水量達30億加侖,為紀念英皇佐治五世登基25年,水塘曾易名為銀禧水塘,而水塘依山而建,周邊山上生長有毒植物馬錢,漁護署採用生物治理,引進馬騮食馬錢植物,故馬騮成了水塘的「主人」,所以,遊人遊玩時不要招惹「主人」,亦不要餵食馬騮。

  沿水塘旁有8個燒烤場

  離開馬路後,便是戴麟趾爵士(第24任港督)康樂基金撥款建造的城門燒烤區,區內8個燒烤場沿水塘旁而建,周日,各燒烤場均可見一家大小或親朋好友圍住爐前燒烤。由於城門道燒烤場分別通往麥理浩徑第六、七段,第六段通往碉堡陣地,第七段通往水塘及主壩,建議遊人先去碉堡陣地,折返再去水塘。

  「醉酒灣防線」碉堡已荒廢

  沿第六段拾級而上,10分鐘到達昔日香港的碉堡陣地「醉酒灣防線」,與法國「馬奇諾防線」相同是,在二戰時都是防禦侵略者入侵,不同的是後者經11年修成,防線700公里,但德國入侵時繞過防線佔領法國全境,前者經過2年建造,以修建城門水塘第3期作掩飾,其防線約18公里,日軍卻在1941年12月9日之後,不足2天將其攻破,加速香港淪陷,現時只剩下部分城門碉堡並十分荒廢,政府立有告示牌指危險勿進,但當日卻見3人由坑道內鑽出,其中,陳姓遊人表示,他是附近石蔭村村民,小時候就帶□男女同學鑽坑道玩,坑道內仍保留著建造時的文字記錄,但遊人不要入內。

  賞蝶園菠蘿壩景色幽美

  離開碉堡陣地折返城門道燒烤場,沿麥理浩徑第七段到紀念碑、水塘主壩,過主壩左側是衛奕信徑,可觀水塘鐵橋、水掣房及鐘形溢流口,再前行可繞水塘一周,而由主壩右側入麥理浩徑至水塘觀景臺。遊人在主壩折返回城門道小巴站停車場,轉左側石梯拾級而上於城門郊野公園觀畔塘徑、賞蝶園及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等景區,其中,賞蝶園是「本港最佳的觀賞蝴蝶地點」,擁有蝴蝶達120種,佔全港半數的蝴蝶品種,更有全球最細小的燕鳳蝶。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