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里,脾主運化,統血,升清,為「氣血生化之源」,是人的「後天之本」。飲食不節、情志失衡、勞逸失調,藥、食損傷等原因都會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今次探討培固後天之本養好脾胃的話題。
脾虛之人,往往從外表上就能辨認。他們有的面色蒼白,口唇無光澤;有的過於消瘦,有的很胖但一點都不結實;有的說話有氣無力,萎靡不振,這都是脾胃功能受損的表現。具體說來脾胃好的人嘴唇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容易爆皮、裂口。口臭、齦腫痛等癥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睡覺時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一種表現。
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鼻翼發紅的人,多有胃熱;鼻頭發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
脾胃喜歡細碎食物
脾胃和老奶奶一樣喜歡細碎的食物。國外有研究證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做到反覆咀嚼,堅持幾十年,你的健康狀況就會明顯好於同齡人。春夏秋冬各有養法春天少吃酸,多吃點甜味食物,如山藥、香蕉、大棗等,以養脾臟之氣。有些藥最傷脾胃,很多西藥都會刺激腸胃,比如硫酸亞鐵、氨茶堿等會讓人噁心、嘔吐;胍乙啶、心得安等會引起腹瀉;阿司匹林、水楊酸鈉、消炎痛等會誘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出血。一些苦寒類的中藥,如板藍根、六神丸等,虛寒體質、經常拉肚子的人不宜久服。
調理脾臟辦法多
養護脾胃的方法很多,春夏秋冬各有側重,春天少吃酸,多吃甜味食物如山藥、香蕉、大棗等養脾臟之氣。夏天濕氣較重,多吃豆類健脾利濕,少貪涼。從立秋開始多喝粥,粥最健脾。冬季寒冷,早睡晚起、多曬太陽,讓身體溫暖。有專家推薦抓腳趾的日常養脾法:坐姿,用腳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鐘。泡腳時,在洗腳盆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邊泡腳邊用腳趾抓石頭。
調養脾胃有推拿、拔罐、艾灸以及食療等等,可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方法。
首先可選用腹部做推拿,疏通腸胃,主要疏通任脈、帶脈,提升沖脈之氣。背部的八豂穴位,使交感神經系統抑制,副交感神經興奮,加快結腸蠕動,使體內廢氣排除,拍打八豂是好方法。
拔罐以神闕穴為中心,取建里、下脘、水分、陰交、氣海、石門、關元等穴位,還有天樞、大橫、帶脈、足三里等。
生薑紅糖大棗茶可時時飲用,對癥的中成藥有理中丸、開胸順氣丸、香砂六君丸。
民間流傳甚廣的仙人揉腹功,只有簡單6個動作,是提升脾胃功能的有益功法,一並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