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汾流天后誕 喜慶代代傳-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大澳汾流天后誕 喜慶代代傳

2015-06-18
来源:香港商報

  醒獅來一招「獅噴啤酒」,鏡頭盡濺啤酒水花。記者 鄭玉君攝

  【香港商報網訊】距離大澳兩小時腳程的汾流,一甲子前每逢天后誕,當地天后廟前的小沙灘豎立了戲棚,船家紛紛走上沙灘參加慶典。不過隨著捕魚人數減少,加上交通實在不便,上世紀70年代已移往大澳舉行。而這轉變仍能凝聚大澳一帶居民,每年盡心搞好天后誕,今年的慶典一如往昔熱鬧,正誕日人流近千,負責人表示,有不少後輩參與籌備,他希望寶誕可以一代傳一代保留。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實習記者 王嘉豪

  最重要儀式請神至大澳

  大澳汾流天后寶誕誕期,每年以正誕日農曆四月廿三日計算,今年為6月9日,誕期由6月6日至6月9日,4天賀誕活動,包括一連四天的神功戲表演、炮會賀誕聯歡、醒獅表演和抽炮活動。而誕期首天,最重要儀式是把天后娘娘像從汾流天后廟請至大澳的臨時神棚,即是「請神」,讓她可以欣賞神功戲,及接受善信拜賀。

  汾流天后寶誕演戲值理會主席樊森記表示,不知道何時開始慶祝天后誕,但由第一代傳到他這第七代,都有舉行。他說汾流有兩個內灣,天后廟在其中一個灣,另一個較大的灣就是汾流村。據了解,汾流天后寶誕約60年前仍在汾流天后廟前的小沙灘舉行,當年戲棚更由陸地伸延出海,亦有約60至70艘船泊在岸邊,船家紛紛走上沙灘參加慶典,可謂盛極一時。

  船家減少移師舉行

  不過,大澳漁業在六、七十年代開始衰落,船家減少,寶誕最終中斷一段時間,更於七十年代遷往大澳,樊森記認為,相比汾流,大澳地理位置始終較優越,「老倌都唔肯去(汾流)」,加上交通方便,可吸引更多區外人到來。他又指汾流村的村民亦在七十年代陸續遷離,相比最高峰時有百多人,汾流村「依家只有幾個人住,仲係周末先返」!

  正誕日(6月9日)當天雖為星期二,仍有不少遊客到大澳旁觀寶誕活動,其中醒獅表演最為矚目。接近上午11時,大澳藝宏醒獅團已敲響鑼鼓,舞動醒獅,一行數十人由石仔埗街來到吉慶後街的關帝古廟、天后廟及大澳鄉事委員會作叩拜,冀獲好意頭。一行人跟住過橫水渡大橋,太平街天主堂,來到龍田邨附近的戲棚。戲棚前除了供奉從汾流迎請而至的天后神壇外,亦有4個花炮會(永結堂、新興堂、結義堂及順景堂)的棚所,方便各炮會的聯歡酬神活動。

  上香祈杯問官非與彩數

  藝宏醒獅團除了叩拜天后神壇外,到各堂棚所恭賀時,更施展高超技藝,除一般的採青,還包括腳踏汽水罐舞獅,將藏於T恤內的雞蛋置放於神枱前;又將一串連著紙幣的啤酒罐,作勢飲掉,但實際是「獅噴啤酒」,圍觀者走避不及,記者鏡頭也「中招」,但現場歡聲震天,眾人皆拍爛手掌。

  下午1時正,多年來皆為汾流天后寶誕演出神功戲的鳴芝聲劇團,上演例戲「賀壽仙姬大送子」,接著值理會仝人向天后上香,問杯求神,內容包括問平安、官非、風時和彩數等,其後多人祈杯,得出最多勝杯者為明年請神和送神負責人。

  幸得不少後輩參與籌備

  而正誕日最後一項活動,是下午2時在天后神壇前進行的抽炮。共有9個炮,正第一炮及結炮需款1500元,其餘皆為1000元,各炮都有吉祥稱號,如正第一炮為「添丁財貴」,結炮為「順風得利」,副第一炮為「花開富貴」等。任何人也可登記參與抽炮。中炮者可將天后神像造型(除了結炮另有造像)的炮身拿回家,以保全年平安順利。

  主席樊森記表示,今年天后賀誕支出逾百萬元,較去年增加約10萬元,主要是戲班、戲棚等開支增加,收入方面,主要是競投福品所得30多萬元、戲票認購收入以及善信香油錢。雖然款項並不易得來,他慶幸人力還不減,有不少後輩參與籌備,「可能見到我哋(老一輩)做得辛苦」,他亦希望寶誕可以一代傳一代保留,「因好多東西都想變,但一變就會失去傳統意思。」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