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實習記者王嘉豪報道:由於汾流天后寶誕約40年前開始移師大澳舉行,故每年天后娘娘「生日」,就必須把娘娘由汾流天后廟,經水路「請」至大澳。在6月6日(農曆四月廿日)上午8時半,以汾流演戲值理會主席樊森記為首的一行十多位「請神」工作人員,已在大澳新基大橋下的碼頭整裝待發,分成多艘小艇出發往汾流。經過十多分鐘航程後,終於到達汾流天后廟。
拜過地主土地 陽杯變勝杯
汾流天后廟位於廟灣,其建造年代不詳,但廟有重修碑誌,顯示最早重修年代為嘉慶25年(1820年)。上岸時過小沙灘才到達,眾人魚貫上岸為天后娘娘上香、添茶添酒後,隨即開始「問杯」儀式。
「問杯」即是透過擲「筊杯」向娘娘「要求指點」。起初,樊森記等人「詢問」娘娘是否滿意「請神」前安排,以及現在是否適合「起行」往大澳時,他們多次都只擲得代表「不可行」的「陽杯」,以及代表「主意未定」的「寶杯」。幸而,此時他們意識到,籌備工作仍有不足之處,就是還沒跟大澳慶典場地的地主爺和土地公上香,故娘娘「才感不滿」,一行人遂立刻表示會跟進,最終成功擲下代表「可行」的「勝杯」。工作人員隨即小心翼翼把娘娘像搬上小艇,往大澳進發。
途經每段路程 需上香化寶
原來,從汾流到大澳慶典場地的一段「請神」路程,經過每一處均需要上香化寶「拜神」。樊森記指,這代表「與不同『地頭』神仙打招呼,通知他們娘娘到訪」,其中特別需與海神「溝通」,保佑航行時一切平安;另外亦要「拜會」慶典場地的地主爺和土地公,意指「感謝他倆借出場地」,讓寶誕得以順利舉行。
待所有「招呼都打完」,娘娘亦正式「上座」後,工作人員則要到附近新村天后廟、楊侯古廟和關帝廟等,把廟內的金花娘娘、侯王和關帝等神像逐一「請」到現場,安放在天后娘娘兩旁。樊森記說,此舉可解讀為「天后生日,所以請仙界朋友,一齊睇神功戲慶祝」,帶「有福齊享」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