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龍舟遊涌的一段哀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大澳龍舟遊涌的一段哀歌

2015-07-0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剛於端午節舉行的大澳龍舟遊涌,吸引以千計市民到來觀賞,但這個有百多年歷史的地方傳統,曾經一度沉寂,不但沒有年輕人參與,也缺乏資源舉辦,只靠年老漁民苦撐。但自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稱「非遺」),就平地一聲雷,不但得到政府關顧,也有機構捐助,年輕人也不再覺「老套」,回來幫忙。

  漁業衰落失經濟支持

  非遺確實將大澳龍舟遊涌這招牌「省靚」,但大澳漁業經濟衰落致不能支持宗教活動,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內涵上,現時的遊涌與以往已有點不同。早前筆者就從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教授口中,聽到這段歷史哀歌。

  廖教授是土生土長大澳人,也負責整理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清單,對大澳有非一般的了解。大澳與長洲、香港仔及青山,曾是本港四大漁港,但自上世紀60年代當地漁業開始萎縮,其衰落之因不贅,但經濟走下坡卻對每年舉行的遊涌有影響。簡言之,有漁獲,表示漁民有收入,遊涌也能搞得有聲有色,相反,只會愈趨平淡、簡單。

  合心堂捉黃花魚說起

  這個情況要從上世紀中葉之前的捉魚故事說起。從前大澳盛行捉黃花魚,當地漁民在每年冬天會組隊捉魚,因此有組織「合心堂」之出現(1932年)。漁民所用為「大尾仔艇」,每4隻船一組,有經驗漁民會伏在船艙底聽黃花魚在哪裏發出叫聲,確定後,4隻船圍著落網。合心堂會從會員售賣黃花魚的收入抽出百分比支持翌年遊涌,這活動的意義是菩薩保佑你才捉到魚仔。而捉得魚愈多的漁民,捐得愈多,大戶即成遊涌的「頭船」,可捧著神像,其次捐得多者成「二船」,負責擔遮遮菩薩。

  扒艇行與鮮魚行支持

  另一個搞遊涌的組織扒艇行歷史更悠久,逾百年。成員主要是捉魚(從前窮人食的魚)。魚是上層魚,會浮在海面,漁民會在正月到三月的魚季,在魚船圍桿上尋找牠們的蹤跡,若在光反映下,浮動的魚會有水花,這時會推舢舨(即扒艇)去魚附近,落魚炮震暈魚群。一如黃花魚,魚的收益會有部分支持遊涌活動。第3個組織鮮魚行,有80多年歷史,是魚欄,收購漁民漁獲再轉銷,魚欄收得愈多,賺得愈多,支持遊涌活動力度也愈大。

  列非遺後多年輕人參與

  然而當漁業沒落,漁民所得較前減少,遊涌的命運可想而知。廖教授說,85年他開始研究時,遊涌的儀式還很傳統,有頭牌及羅傘隨行,但到了本世紀初愈見困難,為節省成本,沒有了。而這個活動也早已變成老人家專利,在力有不逮下,甚至連橋也沒人願意開(遊涌的龍舟及神艇要待新基橋扯起才能通過,但扯橋要合8人之力)。他認同大澳龍舟遊涌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後有好處,例如有基金給錢做龍舟及神艇、可以改變地方人士對活動的看法,吸引年輕人回來一同籌辦。但核心問題是活動的錢從何而來。

  頭船二船現改為卜杯

  筆者想到遊涌從前是漁業支持,現在肯定是有心人了。這些有心人還是會員,活動經費大家平分,據知有會員連生果金也奉獻。至於頭船及二船,就改為以卜杯形式產生,可以說轉個彎也由天意決定。鄭玉君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