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清快塘傅族 重陽祭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荃灣清快塘傅族 重陽祭祖

2015-10-29
来源:香港商报

傅族村民來到墳前拜祭昌榮公。記者 鄭玉君攝

  200多年歷史 今年600人參與
 
  在剛過去的重陽日,傅氏客家村民在祖居地荃灣清快塘祭祖,大批族人乘坐專車,或不怕勞頓從深井行山約一小時至該地。傅族祭祖歷史有200多年,近數十年並見規模,不過有村民指年輕一代參與者減少,骨幹仍是中老年村民,其中有年屆88歲的抗日老戰士,今年更有一甲子未拜過山的女村民參加,反映祭祖活動是村民重聚一堂的好時機。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16世祖傅昌榮五華縣遷至
  是次祭祖活動統籌人、祖堂深井司理傅志堅表示,大約有600人參與拜山活動,包括數名從英國回來的村民,支出約17萬元,較去年約增半成。他說,傅族開始祖在山西,到大約300年前,16世祖傅昌榮從廣東省五華縣來到清快塘,見此地好山好水,宜務農種稻,治安又好,從此定居,生3子名宏亮、宏熙及宏光,此後開支散葉並分支深井、荃灣海壩及屯門虎地,現今村民逾千,其中以深井聚居最多村民。
  傅志堅說,族中每輩均依據特定字命名,由此可知輩份,以15世祖君貴公計起,有字輩對聯如是:「君昌宏超應有爵 華元錦秀習文章」,若由昌榮公算起,在港已繁衍至第11代習字輩。祖居地清快塘在上世紀60年末前還有十餘戶,但受當局興建水塘影響,好水之地不再,村民陸續搬走,變成廢村,目前只有一戶人家近年返舊居居住,也是每年村民祭祖聚腳之地。

12時多開始打盆,待村民吃過後再分批去其他祖宗墓地拜祭。

  ●吃客家菜鹹菜豆卜燜豬肉
  重陽日祭祖當天,遠道而來的村民先祭土地神大王爺及伯公,大約11時15分,百多人來到清快塘昌榮公墓前,手執清香,而在墓前跪拜為3名祖堂司理:傅坤倫(清快塘、稔灣﹝族人後搬往虎地﹞)、傅志堅(深井)及傅錦年(荃灣),獻祭品後,誦讀祭文並化之,內容為祈求「我族昌盛、子孫衍慶、福澤綿綿、奕世其昌、身心康泰、萬事勝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拜畢昌榮公,再到其子宏熙祖墓致祭。
  昔年祭祖,交通不如今之方便,行走幾小時才到達是閒事,而拜山是一整天的,頗為勞累。大家因此會在主要掃墓地附近即席煮食,此舉也讓祖先看到族人生活富足,和洽共處。傅氏村民所吃的為客家鹹菜豆卜燜豬肉。負責祭祖採購的傅振光表示,村民一天要吃兩餐,午餐在拜祭昌榮公及宏熙祖之後吃,吃畢,各人分大約10組,往較遠地方如麒麟地、梗龍口、出水坑、大坳、圓墩、大輋、烏竹田等拜祭其他祖宗,大約4時多,回來吃晚餐。
  ●午吃30多圍 晚吃60多圍
  今年祭祖所用豬上肉及腩肉為900至1000斤,供約100圍享用,分午吃30多圍,晚吃60多圍。傅振光說,圍數近年不變,但人卻少了些,主要是參與拜祭的十多廿來歲村民減少。不過,美味的客家菜吸引到一些外來人如行山客,傅氏族人也好客,歡迎他們品嘗,午餐更為豐富,多了一味粉絲紹菜豬雜湯。而廚房的工作人員大多是村民,其中李氏兄妹自小與傅氏村民為鄰里,大家由細玩到大,感情要好,所以一呼百應前來幫忙,他們的兄長更是豬肉供應者。
  村民在祖居地附近的樹林草地席地而坐,分享盤中色香味俱全的美食。88歲的傅子琴與同歲的太太劉蘇,偕同兒子、媳婦及孫兒,三代來向祖宗致祭。傅子琴說,父親8歲就離開清快塘往荃灣打工,他也在那裏出世,及長至6、7歲就隨父祭祖。想起80年前的清快塘,他仍記憶猶新,說有好多樹,好多農田,有一排屋仔,但交通就相當不便,只有由界限街至元朗的巴士會經深井,一天兩班,但他說家裏窮,拜山要行路,由荃灣到深井一個半小時,深井到清快塘一個小時,但他不覺辛苦。小學畢業後,日本侵佔香港,只有十三四歲的他,成為抗日宣傳員,在街頭表演,後來結縭的太太劉蘇亦在抗日時期做過通訊員。

傅子琴(左)一家三代來祭祖,他難忘小時拜山的情景。

村民在樹林草地席地而坐,吃得津津有味。

  ●數十年鄉里高興聚首一堂
  人叢中,還有笑得燦爛的傅女士,與幾名兄弟姐妹同來。她是荃灣分支那族,但因斷了音訊,沒有到清快塘祭祖已60年。對一別經年的舊地,她仍殘留小時記憶;在往清快塘的小路邊,盡是村民的禾田,惟如今已雜草叢生,小樹已成蔭,她亦已成長輩。傅女士說,好高興參與拜山活動,這活動讓她見回二三十年前的同村鄰里,不覺意地大家再聚首一堂,來年定會再參與。
[责任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