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跨文化傳播-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东方 > 佛法活法

人間佛教跨文化傳播

2015-11-23
来源:香港商報
 
  人間佛教跨文化傳播

  港中大論壇腦力激盪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14日至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來自中國、新加坡、韓國、越南等東亞與東南亞國家的38位學者和宗教人士出席了是次研討會。會議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香港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南華大學人間佛教推廣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旨在提供討論平臺,探討人間佛教在跨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如何化解沖突、體現文化多元發展等當今佛教界共同關心的議題,以期促進不同地區人間佛教與人間凈土的研究,推進當代人間佛教的深度研究。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柳燕
 
  港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煌教授住持了開幕式,中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教授、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及香港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鄺美雲女士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言。沈校長介紹,中大一向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作為一個研究型的大學,中大非常支持各類文化學術活動,讓學生可以全面發展,培養不同方面的才能,促進中外學術交流。佛教是中華文化重要的部分,而星雲大師一直強調佛教就是文化,也是一種教育。為了推廣佛教教育、人間佛教研究及佛教研究人才的培養,中文大學與佛光山文教基金合作從2005年開始,在文化與宗教研究系正式建立了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而且自去年8月開始,升格為文學院的一個直屬單位,繼續推動人間佛教研究文化教義等事務。「在過去多年中,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舉辦了多場佛教研究學術研討會,出版了很多的刊物及書籍,獲得了學術界和佛教界高度的評價。這一次國際研究會包括了十多個地區38位學者研究人間佛教,在我們學校里面進行,我們非常地榮幸,希望各位在這幾天有一個很好的討論與交流。」沈校長表示。
 
  人間佛教是華人佛教方向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向北傳入中國,經過文化的激盪與涵容,卒為中土所認同,逐漸茁壯發展。并有海陸兩線進入東亞和東南亞廣大區域,影響各國文化。佛教思想的寬容性、普適性與跨民族性的傾向特質,促成其與東亞、東南亞各國原有文化傳統的對話與交融,在東方文化中得到廣泛的傳播與接受,并在時間的長河中與各種文化融匯整合為密不可分的一體,呈現出千姿百態的不同面貌,也造就許多佛法精神基本一致而外部形態各別的不同流派。
 
  近半世紀以來,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并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體現佛教的進取性和開放性。「人間佛教」理念,即利用佛教積極的人文思想資源,建設「人間凈土」,發揚佛教的慈悲人文精神,關懷社會,解決問題。經長時間的宣揚、倡導,「人間佛教」已在亞洲各國形成多樣化的理論與實踐面貌。
 
  論壇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黃夏年教授指出,「人間佛教」是當代海峽兩岸華人佛教的發展方向,亦是未來世界佛教發展的潮流。他表示,「中國佛教正在走向世界,如何讓世界佛教界了解中國的人間佛教理念,如何利用人間佛教與南亞、東南亞諸國交流,已經成為目前中國佛教界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
 
  黃教授還特別指出,中國「人間佛教」的國際交流不僅僅要靠嘴上說,更需要實際行動,而行動上的指導思想就是中國傳統佛教獨具特色的圓融思想。所謂圓融思想,是指將諸種事物置於一個統一的環境,和諧則是各事物相互平等、同在一處。它能夠使不同事物相互關聯,是佛教緣起思想的反映。他表示,今天中國佛教已經走上「人間佛教」道路,「佛法在人間」成為佛教界的共識,在未來的道路上用正確理論的指導顯得尤為重要。「要建立當代中國佛教理論體系,除了契機契理外,堅持傳統思想精粹,摒棄落后思想糟粕,從佛教為本的立場,以圓融方式,將古今中外優秀的思想理論圓融吸收到佛教中,并用以指導未來的發展。」他更強調,對國內佛教來說,仍然需要做內融的促進工作,讓漢傳、藏傳和南傳三大語系的佛教相互更加圓融;在外融上,則應是同南亞東南亞的交流,雙向互動,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融合正在成為佛教發展的總趨勢。
[责任编辑: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