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姐老師:與學生亦師亦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访

貓姐老師:與學生亦師亦友

2016-03-0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王珈莉報道:學校老師一向予人感覺「好惡」,但在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的老師卻與學生們打成一片。人稱「貓姐」的吳翠瑤,於筏可任教近25年,學生均視她為「媽媽、大姐姐」,不論學業、生活大小事都與她分享、傾訴。吳老師形容,與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不單視他們是學生,更是家人。她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名學生都擁有不同才能,會盡力「睇中」他們的才能,協助他們發展。
 
 
  ●越夜雙眼越發光因而得名
 
  談及「貓姐」這稱謂,吳老師指,本身叫「阿貓」,因從教育學院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到筏可教書,當年年輕,每天處理完學校事務後,晚上仍然充滿精神,便會請求同事們陪她踩單車、外出等。她說,同事發現她越夜雙眼越發光,猶如貓的瞳孔,故得了此名。
 
  吳老師表示,當年學院教授與筏可的校長相熟,得知筏可欠缺老師,便叫她到校任教,稱只需任教1年。她笑言,當年從未到過大嶼山,更沒有到過大澳,與校長感受一樣,初次到筏可感覺被騙,因路途遙遠,卻沒想過愛上筏可的環境,更打算在筏可教到退休。
 
 
  ●深信種籽總有一日會發芽
 
  她認為,教導學生不能單靠「惡」,平日需多與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發生何事。她指,最重要是「教得佢明」,若學生不明白,便缺乏成功感及不想再聽老師說,上課時又不可以特別悶,間中需要扮小丑,又會找學生做小丑,有時甚至分享自己的故事,教他們不要怕醜、不要怕跌倒及失敗。她直言:「大家?距離拉近?,朋友講書又點會唔聽。」她相信,「種籽落??學生度,而家未發芽,總有一日都會發芽」。
 
  同學們認為貓姐是他們的大姐姐,但吳老師並不認為自己是大姐姐,「好多?反而係學生教我、陪住我大,例如:教我冇帶鎖匙時,可以點開鎖;又會教我踩單車」。她形容與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不單只視他們是學生,更是家人。
 
  ●百厭學生啟發成立舞獅隊
 
  筏可猶如「聯合國」,華語與非華語學生各佔一半,不單每級分為中、英文組上課,設立課外活動時亦會考慮各同學的需要。吳老師認為,非華語學生,如巴基斯坦裔的學生,學習廣東話較快,會安排他們參與非華語粵曲小組;菲律賓裔的學生在演藝、體能方面較佳,則會安排他們參與啦啦隊、籃球隊、欖球隊。至於華語學生,在服務、交流方面較佳,會安排他們多參與義工服務。
 
  吳老師又特別介紹成立近6年、屢獲殊榮的舞獅隊,憶述當年在監考時,看到一班讀書讀得最差、最「百厭」的學生,在課室的壁報板上貼有別間學校舞獅隊獲獎照片,並將校名改為筏可。當時她與校長提議成立舞獅隊,指學生們想為學校服務及留一點光彩,初時曾有反對聲音,擔心會牽涉社團、幫派等問題,幸好有畢業生是舞獅師傅,可協助訓練學生。
 
  ●特設學生宿舍提供50宿位
 
  另外,筏可中學設有學生宿舍,提供50個宿位,吳老師指,宿舍提供一環境訓練學生獨立、自我管理。她指出,現時家長工作繁忙,缺乏時間教導子女,使學生的社交能力較弱、自我中心。宿舍會透過多項團隊訓練,如學習柔道、分組耕種、洗衣服等,讓學生學懂與人溝通。
 
  【小資料】
 
  命名紀念大德筏可大和尚
 
  位於大嶼山大澳的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於1977年創校,當時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香港寶蓮禪寺贊助的政府資助中學,是島上唯一一所中學。香港寶蓮禪寺方丈釋智慧大和尚為完成寶蓮禪寺已故大德筏可大和尚興學育才之遺志,傾力籌建,落成後特將學校命名為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永彰盛德。筏可曾於2009年面臨殺校,幸經全校師生努力,才避過殺校命運。
 
  ●取錄非華語生成「聯合國」
 
  自2009年9月學年開始,學校轉為直接資助文法中學,並得教育局批準成為取錄非華語學生(NCS)的中學。筏可除有本港學生入讀外,也有來自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度、蘇格蘭、新西蘭等地,過往亦曾獲懲教署及社工轉介多名邊緣青年入讀。學校致力發展融洽多元的校園文化,連續7年獲頒「關愛校園」獎勵計劃獎項。校長惲福龍強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功,著重品格培養,不希望學生被「標籤化」,經過校長及老師們的努力,學校近年的口碑亦愈來愈好。
[责任编辑:董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