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學生8件精心作品
鹽田梓環島文化藝術游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西貢鹽田梓村口有棵常青的老樟樹,是客家人傳統文化象徵。習俗中誰家女嬰出生,家人為其種棵樟樹,到女大出嫁時,家人為其斬樹做嫁妝,而村中昔日教堂、鹽場曾給村民帶來精神和物質享受。由文化葫蘆主辦的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主題山水·相逢環島藝術游,圍繞着鹽田梓老樟樹、鹽場及教堂文化,藝術家、院校師生取島石、島產鹽等不同物料,以「姩棆」、「鹽田繪」等不同主題,以藝術手法表現島嶼客家村的文化,該展覽4月30日至6月5日免費對公眾開放。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4年捐助逾1400萬港元,支持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社區文化藝術展覽,今年,展覽至沙田及西貢區,其中,文化葫蘆主辦的山水·相逢環島藝術游之一,以島嶼客家村落鹽田梓作舞台,邀請本地藝術家鄭志明,聯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以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構思以藝術裝置配合現場環境,將小島的天然景致與藝術文化相結合,同時亦透過島上居民的積極參與和共同營造,以汗水和熱情交織,伸延無窮的創意和當地的生命力。
老樟樹客家人傳統象徵
4月20日,記者有幸先睹為快。當街渡駛進鹽田梓碼頭前,已見村口一棵常青老樟樹,其樹是客家人傳統文化象徵。行走於村路旁,沿途可見「姩棆」、「傳承」、「鹽田繪」、「喚醒」、「沿途有鹽有光」、「昔·惜」、「鹽亮生命」及「鹽山」共8件作品。在通往村中墓園及小路上均可見藝術家鄭志明的「沿途有鹽有光」石頭作品,作品其意是光和鹽令人活着,取之石是因村民以石頭建造房屋。
鄭志明表示,初時創作選址是在村周圍,后跟當地原居民溝通時,他們則建議選址於墓園前意義更加好。當游客行走100步至墓園小路上路旁,每相距約1米,便有一塊刻有十字架的小石頭,十字架上涂有鹽及螢光,代表歷代村民,在島上各處留下的足印,而最終則歡聚一堂,故在墓園前堆積一圈石頭。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一年級史姓女生表示,他們花了10天時間,利用假日登島找來200塊石頭,弃用花崗石,選石后將其劈開兩半,一半石鑿出十字架,另一半石頭擺在墓園。
「姩棆」表達客家少女成長
今次,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師生團隊參與創作「姩棆」、「鹽田繪」、「昔·惜」及「喚醒」。記者在村中舊屋前看到「姩棆」作品,它是由10多塊彩色織布串聯起來,學生代表介紹,布上的年輪代表着樟樹,布上的綠色代表嬰兒、藍色代表少女、紅色代表出嫁,通過這兩種元素代表她們的成長過程。在村中兩座舊屋一扇窗戶上,該院學生團隊創作了「鹽田繪」,創作源於看到中西文化的古村,現時到處都是頹垣敗瓦,窗戶的玻璃散滿一地,昔日的生活足迹已經被埋沒,與翻新后的聖若瑟小堂形成強烈對比。黃姓學生表示,他們從市場買來透明膠板,涂上玻璃彩油,仿照教堂彩色玻璃效果,繪上少男少女人物,以此反映客家文化。
「喚醒」藉舊教堂以光喚記憶
「昔·惜」作品,知專師生則選擇殘破的豬欄,以鹽磚「修復」裸露牆磚,以此聯想鹽田梓村昔日、昔時、可惜、珍惜及愛惜等。林姓學生代表介紹,取鹽磚作短期性物料時,借鑑鹽雕中以鹽加生粉和水,加熱制型,讓鹽磚形狀保留久些。「喚醒」是Awakening,喚醒鹽田梓客家人與天主教相遇記憶。「喚醒」選址舊教堂,以光表現記憶呼喚,學生代表表示,他們在物料選用竹代表本地工藝,而網布則可透光,兩種物料合用表達作品之意。
「鹽山」象徵制鹽生產過程
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師生團隊創作的「鹽山」,選址於今時修復的舊時鹽田結晶池旁。學生李宛蓉表示,通過3個如鹽山的藝術造型(其中一個游客可入內),象徵鹽的生產過程和昔日的榮譽。「鹽山」表面的蠔殼,是他們在流浮山收集6000多個蠔殼后,經過清洗篩選出來的。「鹽亮生命」則是將鹽粒包裹於有染料樹脂里,再放於小徑空隙中,以微小的鹽引領觀者至鹽田上象徵生命的黃槿樹。該院校鄧姓學生表示,創作的另一部分,是於鹽田塑造象徵生命的黃槿樹,以模仿鹽的結晶體并加以放大來支撐黃槿樹。
「傳·承」設計者於碼頭旁沙灘上,使用島石及鸡公碗來制作影子雕塑,在不同的時間,當潮漲時,部分影子會被海水所淹沒;當潮退時,影子會重新出現於沙灘上,鸡公碗則收集少量海水,太陽底下轉化成鹽。這時觀眾的影子、客家鹽與天主教文化便漸緊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