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曲阜甲午春季祭孔 中国文化寻本之礼

2014-04-02
来源:

    曲阜甲午春季祭孔  学者誉为中国文化寻本之礼

  中新社曲阜4月2日电 “礼、孝、忠、悌、恕、恭……”十六字儒家经典思想道德箴言依次排列在孔子出生地尼山孔庙外,随着司礼官一声“启扉”,大成门缓缓打开,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2日开始。

  2日上午9时整,建於周显德年间的尼山孔庙大成桥前,社会各界人士正衣冠、拾肃容,拾阶而上,来到尼山孔庙,依次敬献花篮,向尼山孔庙内的至圣先师塑像行三鞠躬礼。

  祭孔丁式後,24名垂髫儿童在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前,进行了“甲午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丁式”,相互正衣冠、拜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学写“人”字,夫子洞许愿等相继进行。

  十馀位身着汉服的普通祭拜者,成为当日祭孔大典的一道风景。身着汉服的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鲍怀敏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从2003年开始设计制作汉服,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服装正在逐渐受到各界重视,尤其是有海外经历的中国人特别喜欢定制汉服。衣冠上国,汉服正是中华礼丁文化的一个外在体现。”

  据曲阜市人民政府文物局副局长韩凤举介绍,春季祭孔丁式以《曲阜县志》、《圣门礼志》、《阙里志》等典籍记载为依据,再现古代清明时节祭祀孔子的场景,祭孔大典目前已经被列入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2008年首次恢复已中断半个多世纪的春季祭孔,2009年起将春季祭孔地点选在了孔子出生地尼山。

  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刘德龙表示,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逐渐发展成春、秋两祭为主。祭孔大典还经历了由民间祭祀逐渐转为政府公祭、由清代模式转为明代模式的变化。

  谈到为什么要祭孔?刘德龙认为,祭祀是中国人不忘本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儒家思想,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孔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祖先,万世师表,从古至今令人景仰,祭祀孔子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华民族子孙共同的寻本之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生於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成为影响东方人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的主要思想源泉。(完)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