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在《歐陽修大傳》中重識歐陽修

2014-04-14
来源:香港商报

  在贛文化發展史上,歐陽修是一座承前啟后的橋梁,不論研究經學、理學、史學、文學,乃至金石、譜牒之學都繞不開他。他幾乎就是探討中國文化來龍去脈的一個樞紐性人物。因此,為他做傳的人也極多。去年出版的《歐陽修大傳》將歐陽修人生經歷劃分為三個重要時期,以歐陽修聯繫民生百事對「道」所作的新解釋為綱領,解讀和評述了他為人、為政、為學、為文的方方面面,饒有新意。

  一代大儒與北宋文化轉型

  史學家陳寅恪對歐陽修十分推崇。他曾說:「歐陽永叔少學韓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記》,作《義兒》、《馮道》諸傳,貶斥勢利,尊崇氣節,遂一匡五代之澆灕,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遺留之瑰寶。」

  除了個人學養造詣極高之外,歐陽修亦是北宋政治變革、學術丕變、詩文革新等一系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領軍人物。他在凝聚大批文士,扭轉靡弱、艱澀文風,確立宋詩新風範,拓寬詞作領域的過程中,發揮了「文壇盟主」的領導作用;在他之后,一代代贛地學人先后登上歷史舞台,從周敦頤在江西講學,到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到陸王心學長足發展,到「王門三羅」(均為江西人)大倡「百姓日用即道」,使贛文化持續地產生全國性影響,進而中國學術文化在北宋時期完成了的一次大嬗變、大轉折。

  世道人心正待匡扶

  朱安群、徐奔著《歐陽修大傳》,其中一個重要目的便是記述歐陽修生平,以大歷史視角闡發贛文化之大義,確立它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擴大它在世界的影響。另一方面,歐陽修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匡扶世道人心的歷史旗幟作用。在當今學風浮躁、文藝俗濫、道德滑坡的情况下,為歐陽修立傳,彰顯他以廉為吏、以仁臨民、以孝事親、以誠處世的立身準則,傳揚他不倦地注目天下飢溺、關切時局動盪的憂患意識和對社稷蒼生的責任感,表現他剛正不阿、直面現實、為民請命、橫身當事、冒危進諫、指名道姓斥責某些大員,乃至犯龍顏、觸逆鱗,「與天子爭是非」的勇者氣度和高尚品格,敘述他一生為改革弊政奔走呼號、為抨擊腐敗吏治、振起頹靡士風、培養提攜后學而殫精竭慮的事蹟,確立起他「以文章道德為一世學者宗師」的形象,無疑具有現實教育意義。

  史筆寫盡「貫道」心

  然而,歐陽修的傳記資料早已有那麼一堆,前人的「年譜」已做了有序編排,很難再開掘出新的材料,也不需要重新「洗牌」。因此,《歐陽修大傳》主要著重於如何對已有材料進行新的調整和梳理、新的分析和綜合,從而得到對歐陽修的某些新知,推進歐陽修的研究。

  作者完全跳脫「在文學史里予以銓敘」的傳記套路,而是縱向考察歐陽修生平,將其分為三個階段(讀書應考和從政準備時期、坎坷而崢嶸的從政前期、從政后期和歸休時期),有助於人們把握歐陽修思想、性格、心理狀態的發展脈絡。

  這本傳記的另一個獨到之處是,不單只記述歐陽修推動學術變革之功,同時也對他的政治事功展開敘議。因為,他的人生三階段都和從政分不開,讀書明道是為從政行道;而且,他還把「道」這個基本範疇和黎民生計及日用百事聯繫起來,做出了新的闡釋。可以說,「貫道」就是歐陽修的終身職志,是認識他為人、為政、為學、為文的綱領。牢牢地把握這個綱領,敘說他在諸多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就能綱舉目張,一通百通,而不會有支離零散之感。徐江明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