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应统计公布第三产业经营数据

2014-04-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一季度GDP增长7.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也同时给市场注入了一定信心——没有大剂量刺激经济也不会轻易滑出底线。但其中部分数据却超出预期,如居民收入增速偏高。如果不能清晰解释,可能引起市场误读或对数据准确性猜疑。

  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给人不匹配的感觉。细看数据发现,企业和政府收入似乎也存在偏高现象。从收入角度看,GDP包括居民收入、政府税收、企业利润及折旧三个部分。为保持比较口径一致,这里都用各指标的名义增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9%,全国财政收入增长9.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1%。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3月份还没有公布数据,可能略有变化但预计不会太低。上述数据之间似乎存在这样一个矛盾——GDP各部分增速普遍高于总体增速。虽然经济总量不是三部门收入的简单相加,但相差太多也并不符合逻辑。

  对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官方给出的解释有两条:就业增加和个体就业收入提高。背后体现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00万,比去年同期继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2013年在2012年减少的基础上继续减少244万人。然而,仔细分析,上述解释说服力不强。因为居民人均收入是有收入人口与收入乘积除以总人口。总人口这个分母增加,而劳动年龄人口这个分子项下降,如果居民收入分数值增速超过10%,意味着就业者收入实现比现有统计更大幅度的增长,然而现实感受却不明显。而且这一解释没有涉及GDP构成之间增速协调性的问题。

  最可能的解释是第三产业利润增速偏低。仔细分析,上述“矛盾”现象中漏掉了一个部分,那就是第三产业利润情况。去年第三产业占比开始高于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为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工业增加值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和GDP的高关联程度,正在被服务业替代。作为经济的大头,如果第三产业利润增速偏低,是有可能将居民、政府和工业收入拉回到8%上下的。如果真是那样,就为上述矛盾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影响第三产业利润增加的因素比较多。尤其是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占第三产业产值的60%以上。受“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反腐行动影响,高端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受到抑制,一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业收入和烟酒销售分别增长1%和10.1%,均低于全部消费品销售。房地产销售带动利润下降,一季度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8%和5.2%,去年同期则是分别增长37.1%和61.3%,房价下降但购地成本却没有降低,一季度土地成交加快增长11.4%,无疑会影响企业利润。金融行业在实体经济欠佳、利率市场化和竞争加剧等作用下,也存在一定利润下滑压力。除了这三大行业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第三产业是非营利性的,也一定程度拉低全行业利润增速,如教育和公共管理等。上述因素都可能影响第三产业利润,但这些都是定性的、间接的分析推测,第三产业经营情况到底如何并没有准确数据。因此,亟需有关部门统计并公布第三产业生产经营数据。

  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一定程度上预示我国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发展情况对经济整体的影响突出。但第三产业整体及其中主要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还没有及时准确的数据,不仅不利于对经济历史数据协调性的观察判断,也不利于经济走势的分析预测。市场预期不准就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行为,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不利。所以,迫切需要统计和公布第三产业详细生产经营数据,以对经济走势作出更准确的分析和预判。(李洪侠)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