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業績增速不一的背后

2014-04-28
来源:香港商报 灵童

  灵童

  平安銀行首季净利增40%,中行則只增14%。兩相比較,大行又一次在增速軌道上處於下風。為何近年來,大行的盈利增速皆不及股份制的中小行?靈童以為這與雙方的策略有關,在净息差上升的時候,由於存款規模大,大行與中小行的盈利差距并不大。但是當净息差處於下降軌道時,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令到四大行存款出現搬家的情况下,主要盈利來源是净利息收入的大行,就捉襟見肘。而比四大行在轉型之路上更進取的中小行,則顯現出強勁的增長活力。

  中小行在中間收入更進取

  近年來,凡是中間收入增長快的銀行,盈利增長皆有不俗表現。此次平安銀行也不例外,今年首季其實現中間業務收入4.57億元,實現派生收益2.7億元,實現託管費收入2.07億元。貴金屬買賣、票據差價等投資收益也大幅增長810%。正是得益於上述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平安銀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17.18%。

  中間收入能增長如此之快,與平安銀行近年來的轉型頗為相關,平安銀行的目標就是將自己打造成一家零售銀行。有此思路的民生、興業、中信、浦發雖手法不一,但發力點皆盯上了中小微企業,由於契合了經濟轉型的大方向,因此尽管不良貸款有反彈的跡象,但是相比較而言,盈利增長更為強勁。反觀四大行,仍以服務大客戶為主,在拓展中間業務方面明顯不及中小行。

  存款保證金將加速銀行分化

  從中行的季報可以看出,净利息收入的增長,仍是確保其盈利增長的關鍵,可見互聯網金融分流銀行存款,并未損害到四大行的根本。前不久羅兵咸會計師事務所亦預料,銀行存款不會出現快速減少的局面,存款不會給銀行很大冲擊。據央行統計數據,3月底,內地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09.1萬億元,同比增長11.4%,但是過往的18個月,存款利率皆呈現上升勢頭,已推高了資金成本,因此銀行傾向更高收益的投資,無形中加大了經營的風險,在這種比拼中,四大行亦不得不改變其一貫穩健的風格。

  特別是未來隨著存款保證金制度的推行,中小行將增加吸收存款的能力,而四大行存款增長動力將變小,從長遠來看,將較為被動。實際上這種被動局面,現在已在上演。近來,興業銀行就推出比四大行更高收益的產品,已吸引部分存款的分流,現在的存款都是盯著收益走,四大行較中小銀行,已顯得被動。可以看得出來,在這場利率市場化大戰中,四大行壟斷利潤正在被侵蝕,也正在倒逼著它們加快改革。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