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一季度融资放缓

2014-04-29
来源:中金在线

  与去年不同,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各项数据,包括M1、M2、人民币信贷和存款、社会融资规模等都普遍低于去年同期和上年末,是不是意味着货币政策偏紧导致流动性紧张呢?实际情况显然难以得出这种结论。

  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一季度融资放缓

  通常,翌年的融资较上一年保持一定的增长是有必要的,因为经济在增长,物价在上涨,GDP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大;除非经济遭到外部较大的冲击而迅速放缓甚至收缩,或者经济过热下货币政策主动收紧导致融资规模明显放缓。

  从总体上看,今年一季度的上述各项数据较去年同期放缓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今年首季经济增长速度略低于去年,投资风险偏好下降,融资需求有所减弱;二是PPI持续回落,对流通资金的需求相应减少;三是非信贷融资,尤其是信托和委托贷款面临监管强化和资产质量压力出现明显放缓态势;四是在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偏好下降、利率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融资供求双方相对较为谨慎;五是去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的增速较快,基数相对较高;六是包括表外理财、信托计划、资管计划、投资基金以及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在内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多,进一步分流了广义货币。因此,从总体上看,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不存在明显偏离或不匹配的问题,这一点与去年明显不同。

  当然,首季融资放缓会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而M1增速较低确实反映了一季度经济活跃程度较低,从往年情况看,二季度经济回稳好转之后,M1也往往会明显有所改善;同时股市变化也会对M1增速产生较大影响。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但企业融资成本未必同步降低

  从市场利率水平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为宽松。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9%,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8%,都比前一阶段有明显回落。这种市场流动性状况显然不能再称之为紧,这事实上已经体现了央行[微博]今年以来的调控思路。如果说去年5月之后流动性趋紧或者偏紧,那么今年一季度可以说是流动性相对宽松。这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有好处的。当然进入二季度之后,外汇占款、准备金上缴、财政支出以及银行考核等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影响市场流动性状况,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化解流动性偏紧状况再度出现。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相对宽松,利率水平回落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并不等于一定会同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因为在中国融资体制仍然主要是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银行负债成本对企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与西方主流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很大程度上即是负债成本不同,中国商业银行在高额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考核体制下,银行的存款成本明显高于资金成本。鉴于经济增长需要和融资需求较高,每年信贷投放具有刚性。在存贷比管理下,银行为达到信贷目标,需要存款保持相应的增速。在利率市朝、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下,近年来银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银行要用理财产品发行等手段来吸收存款并投入较大的营销成本,从而推高了存款的实际成本,虽然占七成的表外理财产品的成本和营销费用并不直接反映在存款利率上。因此,虽然今年一季度流动性相对于去年下半年要宽松,但存款成本依然较高。

  而利率市朝将在未来三五年对存款利率持续带来向上压力。由于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仍将是中高速增长,直接融资和其他非信贷融资发展仍将受到一定制约,信贷仍将是较为稀缺的资源。银行存款成本上升必然会在信贷利率定价上反映出来。在融资市场上,由于银行客户的风险相对较低,信贷利率是整个间接融资市场中利率水平最低的。随着风险的上升,信托等其他类信贷融资的利率水平逐步走高,而民间融资鉴于其高风险的存在,利率水平是最高的。因此,银行存款成本上升和高企必然会推高整个社会的间接融资成本,而在当今的中国,信贷和类信贷融资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当下流动性虽然相对宽松并已对融资成本下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银行存款成本高企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融资成本居高难下问题依然应予足够的重视。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