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三亞5月8日電 (記者 王曉斌)三亞市政府5日啟動物價補貼聯動機制,為全市62萬居民一次性發放總計逾2.2億元補貼,符合條件的居民每人將一次性獲得360元補貼。此舉一出,引發熱議,“點贊”和“吐槽”並存。
普惠與祗惠“窮人”
“我也收到了補貼。”提起政府給居民發補貼一事,在三亞開出租車的黃师傅咧嘴一笑,“雖然不多,但政府給發錢,也算不錯”。
眾多網友為三亞給全民發補貼“點贊”。網友“閑敲棋子落燈花”說,“之前澳門、香港給居民派發紅包,令無數內地民眾?羨。如今三亞首開內地城市‘全民紅包’先河,自然引來網上好評如潮。”
有媒體評論認為,三亞的做法讓公共財政更具平等性的同時,也在突破戶籍管理思維上做了有益嘗試。這對於人口流動日趨頻繁的其他城市,如何拉平新移民和老居民的社會權利待遇,也有借鑒意義。
記者在三亞街頭采訪時,多數民眾對官方此舉表示認同。但也有人“吐槽”政府全民發“紅包”像“撒胡椒面”,攤得太薄。
有網友認為“應該祗補貼低收入人群。”“其他城市朋友都羨慕我”。小付在三亞某事業單位上班,他並不認同朋友們的羨慕。“這三百多塊錢,我覺得不能叫紅包,是一種安撫。”
發錢與改善公共服務
“三亞發放補貼,首先是一個好事。”海南大學副教授、政治學博士李宜釗長期研究公共政策分析及海南地方治理,他認為這表現了政府的公共財政收入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以後,對民生問題愈加重視。
李宜釗認為政府在處理公共財政時面臨一個問題,即公共需求是無限的,公共財政是有限的。怎樣用有限的財政最大程度上滿足公共需求,需要考慮公共財政投入的效率和效果。
“相比政府直接發紅包,如果換一種方式,把這些資金給最需要改變現狀的地區,或者更需要的群體,或者投入基建。其實带來的改變量更大。”
但有觀點認為直接發錢效果更直接。“政府給我們免稅或者有其他優惠利民措施,都不如直接發錢來得直觀。”在三亞一家房地產網站工作的小王認為,普通百姓拿到了錢,才會真正感受到政府注重民生的態度。
網友“朱永華”直言,“三亞的‘全民派發紅包’雖然每人祗有區區360元,但讓全市62萬居民都看到了政府溫馨的一面。”
“為了緩解三亞偏高的物價,我們做了很多民生方面的支出”,三亞市財政局辦公室主任余紀良說,“財政補貼搞蔬菜基地、平價菜店,但是效果都不明顯。”根據三亞市財政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三亞2013年公共財政涉及民生的支出62.9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71.2%,另外從公共財政和政府性基金安排重點民生項目支出54億元。
旅游和房地產業的“是”與“非”
三亞市財政局總會計师劉錫安表示,三亞市之所以有“底氣”給居民發“紅包”,是因為三亞的旅游業和房地產業給財政带來大量稅收。2013年三亞旅游服務業和房地產業提供的地方稅收達48.9億元,佔全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3還多。
三亞市計划在2014年投入數億元資金,發展壯大旅游和房地產業,拓寬財源建設渠道。其中計划投入2.35億元,加大航空企業補貼和獎勵力度。投入逾4.1億元升級旅游配套設施,開展大型節慶及重大賽事活動和旅游促銷推廣。
李宜釗認為,發展旅游和房地產,給三亞带來了利益,也带來了負面效益。三亞2013年接待過夜游客1200多萬人。大量游客涌入,給當地带來收益的同時,也推高了本地物價。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4月份百城房價價格指數顯示,三亞房價均價達24726/平方米,而三亞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4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