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俄羅斯藉能源合作向東轉

2014-05-22
来源:張麗娟

  中俄借亞信峰會之機提出建立全面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並最終簽署天然氣購銷大單。能源外交研究領域專家認為,這意味着兩國互信進一步升級,亦顯示俄羅斯外交戰略真正向東轉移。

  ●能源合作全產業鏈延伸

  中俄前天簽署聯合聲明,提出建立全面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但在簽署的系列協議中沒有出現天然氣合作,令外界頗感意外。昨日,在外界一片猜疑之中,中俄卻終於傳來佳音——雙方簽署兩國政府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中俄全面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一直都在提,此次內涵更深一些,「原來談能源合作一般僅限於貿易,即能源進出口。全面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則超出了貿易關係,產業鏈得以延伸,包含了中國能源企業可以進入俄能源上游,比如搞合資開發、加工以及LNG工廠的建設等。另外,從油氣的合作發展延伸到煤炭、發電,甚至核能的合作。」

  引人注目的是,兩國企業在亞信峰會期間簽署多項重要合作協議,如俄羅斯第一大獨立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與中石油簽署年供300萬噸液化天然氣合同;中石化與俄石化企業西布爾簽署在上海建立合資公司協議,等等。

  董秀成指,中俄天然氣最終協議之所以遲遲未得簽署,定價機制(而非政治因素)是最主要原因。俄方希望在亞太市場分享與歐洲相似的定價水平,但對於中國來說,由於國內天然氣價格尚未完全市場化,中國市場對於天然氣價格承受能力較低,因此造成討價還價並使協議最終簽署時間推遲。

  如今,天然氣協議「塵埃落定」,而中俄落實全面能源合作夥伴關係才剛剛開場。人們有理由期待,隨着中俄不斷擴大和深化務實合作,圍繞能源領域的合作將逐漸擴大和深入,並為中俄經貿「換檔」提供更多「燃料」。

  ●俄羅斯加大戰略東移「天然氣協議達成,這是一個重大突破,對於兩國能源安全和兩國關係深化都會起到重大作用。」中國前駐俄使館武官、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能源外交研究領域的專家王海運表示,經濟是兩國關係的物質基礎,在經濟合作上有突破,意味着政治關係上也取得重大進展,協議簽署是兩國政治互信的結果。

  王海運亦認為,實際上,兩國天然氣合作戰略決心早已下定,只是具體利益上存在客觀困難——俄方開發天然氣成本高,中方市場培育亦需相當長時間,中國企業受不了過高價格。當前,俄方對於加快開闢東方市場具有緊迫性,俄政府加大推動中俄合作力度是顯而易見的。

  能源等領域合作讓雙方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意味着俄方外交戰略的調整。王海運表示,中國一直是全方位外交戰略,在中俄關係上亦一直強調,中俄關係是最成熟、最具建設性的大國關係,中俄是大國關係中的典範。俄羅斯在戰略上則存在一定意義上的調整,「面向歐洲還是面向東方?實際上,俄羅斯在多年前已經提出面向東方的戰略,現在只是加大了力度」。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助理張永靖表示,中俄天然氣供應協議將為兩國帶來益處,「現在中俄有着共同利益:俄羅斯需要能源銷售利潤,而中國需要可靠的能源供應來源。所以,這筆交易對雙方都有利。」他強調,這筆交易背後有兩個聯繫緊密的因素:一是經濟因素,二是政治因素;由於協議簽訂,中俄將出現新的共同利益。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