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熱門話題

東莞因公出國費用跳水為零引人生疑

2014-06-05
來源:海外網

  近日,廣東東莞市直部門及事業單位陸續公布2014年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三公”總預算壓減近3000萬元,相比上年減少13.6%,具體項目中,因公出國和公務接待兩項降幅均超過20%。在“三公”整體瘦身的情況下,一些部門的因公出國費用甚至為“零”,這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和質疑。

  “三公”經費跳水,從有到無,變化之大可謂有喜有憂,喜的是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節約行為值得點贊;憂的是,落差太大,如今的“零”作為一種極端表現,難免讓人心生疑慮,比如,如此大刀闊斧是否可持續?再比如,這些部門如今的因公出國費用零預算,那麼此前的預算編制是否合理,公務人員出國是否必要?

  當地回應稱,“零”經費並非持久不變,“今年是零的可能因為公務需要,明年後年會有出國經費,相應地,今年有出國經費的以後也可能為零”。可見,因公出國行為將主要根據各部門的實際需要,這顯然符合公眾的期待。客觀地說,人們對因公出國經費瘦身並不追求“零”經費這種極端,而只是擔心這種經費項目異化為公款旅游,也就是說,因公出國的經費項目在現實中確有一定的必要性,真正的漏洞在于,以往這類經費預算中,對于具體的經費項目和經費標准,在公開過程尚不夠透明,有的甚至干脆就沒有公開。

  東莞的“三公”預算總原則中,包括能減少就減少,能不出就不出,經費總額只減不增等,從此類表述可看出當地治理“三公”亂象的決心。不過,要真正落實,尤其是要讓民眾確信公帑不被挪用,則需要有更細致更透明的預算表現。此次東莞的“三公”預算爆出一些部門因公出國“零”費用,有民眾依然“不依不饒”,甚至繼而追問這些部門此前的因公出國經費是否合理,這看似過于嚴苛,實則提出了當前“三公”預算的大問題,經費跳水暴露出以往的預算編制過于粗糙,加上預算執行過于隨意,缺乏有效監督途徑,因此,對于公布出來的預決算數據,人們只能憑主觀印象選擇信或不信,至于日常的監督,則往往難以施展。

  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樣,當前東莞在“三公”瘦身方面的努力,主要源自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以往約束松弛。從中央到地方,賬面的“三公”經費瘦身現象並不稀奇,相對削減經費總額,今後更應着力于提升預算的細致與透明度,形成“看得見的變化”,這才是“三公”瘦身的意義所在。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還需要在源頭機制上下功夫,東莞此次削減“三公”經費的努力,盡管因部分項目經費跳水而備受關注,但所沿襲的仍是老路,今後在預算公開和預算約束過程中能否有具體而微的作為,民眾的監督能否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將是檢驗“三公”瘦身成敗的關鍵。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鄭嬋娟]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