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拉洋片:舊時代的微電影

2014-06-09
来源:香港商报

  拉洋片,又稱西洋景,通常為一個大箱子,外面有一幅很漂亮的大畫,下面有幾個往里觀看的鏡孔。拉洋片是獨自一人表演,表演時表演者在箱外拉動拉繩,操作圖片的卷動。觀者通過鏡頭觀察到畫面的變化,通常內置的圖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關的內容。表演者同時配以演唱,解釋圖片的內容。這一行當,隨著電影、電視的發展普及,早已絕跡。

  奉袁天罡李淳風為祖師

  拉洋片作為民間藝術的歷史并不長,這「洋」字來自西洋景和西洋鏡,洋片即畫面。它屬江湖「金、皮、彩、挂、評、團、調、柳」八大行當中的「挂」行。大箱櫃外漆美麗的神話圖案,前鑿一溜圓孔形或六稜形的小窗眼,直徑2寸許,依箱體大小排列四至六個不等。小窗眼嵌塊凸透鏡,外遮布簾。箱櫃里特制了一組組能上下升降、左右推拉的畫框,畫框上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等圖畫豐富多彩,多數是故事情節,還有照明燈具輔助。箱櫃外側則支一層木架,吊挂著鑼、鼓、槌、鈴等敲打樂器,分別以線繩繫在拉洋片的藝人手上。

  拉洋片的奉袁天罡、李淳風為祖師。傳說,唐朝時西域向皇上獻美女,皇上納為妃子。但入宮數月,美女總是悶悶不樂。皇上設法戲逗,美人仍鬱鬱寡歡。

  詢問文武百官,盡都束手無策。皇上忽然想到護國軍師袁天罡、李淳風,他們能掐會算,能知過去和未來,他們一定知道美人不笑之故。兩軍師占算后同時啟奏:美人不笑,乃思鄉也。於是,把美人說到的家鄉景物,畫出圖片,制成西洋景讓美人看,美人看后終於笑了。由此,后人便把袁、李二人作為拉洋片的祖師爺。

  藝人獨特吟唱吸引觀眾

  拉洋片既要畫片新奇誘人,又要鑼鼓勻整悅耳,尤其要靠藝人精彩獨特的念白和吟唱。念白則講究口詞清楚,頓挫有度,能隨著畫面的變化把故事的情節準確地講給觀眾,而吟唱要求聲情并茂,韻美味足,讓觀眾一飽眼福耳福。就算是只站在一旁瞧瞧老藝人的做念唱打,也是一種享受。老藝人的表情忽而憨態可掬,忽而幽默詼諧,忽而聲腔怪异,引得眾人笑聲不止。

  拉洋片的唱段是由北京琴書、京韻大鼓、評劇、河北梆子中的精華綜合而成的,風格質樸自然,京腔京韻聽著親切,一面看畫面一面欣賞唱段,觀眾也不知不覺地被故事所打動。天橋的拉洋片從焦金池開始,到羅沛霖這一代,表演的唱片已發展為二十幾段。這些根據歷史故事改編的唱段有《大鬧義和團》、《更子年間》、《劉大人私訪》、《大鬧月明樓》、《劉伯溫修北京》。

  畫片箱里不能說的秘密

  隨著時代的變遷,畫面的內容多有更換,題材更為廣泛。20世紀30年代,北京拉洋片的演員最有名望的是天橋地區的焦金池(藝名大金牙),是當時天橋地區「八大怪」之一。因他面部表情豐富,不論眼神、口型、形體動作都很滑稽,成為「形象怪」;又因他的諷刺唱詞非常幽默,唱腔的腔調高低變化較大,又帶有濃厚的鄉音,成為「聲音怪」。由於「大金牙」演唱得非常出色,有時他不設畫片箱,只憑演唱洋片內容,同樣招引觀眾喝彩叫絕。此后,拉洋片除原有的形式外,便也時以單純的演唱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后有「大金牙」之徒羅沛霖(藝名小金牙),其演唱亦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拉洋片的藝人梁友明是京城名角「大金牙」焦金池的第四代傳人。面對拉洋片現在頻臨絕跡的境况,梁師傅表示拉洋片太「基層」,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在那個老百姓都上不起學,又沒有聲電的年代,這活計著實是門純純粹粹的民間藝術。3分鐘一段故事,3分鐘一段歷史,看官們看著箱子里的畫,藝人唱著畫里的故事,特別符合老百姓的口味。

  拉洋片的「大箱子」對於看客們來說是個「謎」,正因著這「謎」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才有不斷的客源來供養這門「手藝活」。而如今的觀眾對拉洋片的態度也僅剩那麼點「好奇」了。

  梁師傅無奈地說:「如今,拉洋片的越來越少,但還是希望這門手藝能傳下去。希望以后能有個場所,把老民間藝人都聚在一起,讓大家都能有『用武之地』,也希望現在的孩子能體驗一下長輩們小時候玩的玩意。」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