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让和平永驻人间

2014-07-28
来源:人民日报

   香港中通社7月28日电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28日在头版发表长篇文章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呼吁要让和平永驻人间。

  文章说,残绘血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先後将三十多个国家投入其中,卷入战争的人口在十五亿以上,吞噬了几千万人生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知。

  文章回顾,100年来,人类探索一战爆发原因的思索没有停步。进入7月,一战百年的纪念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政治家们和历史学家们掀起了对二十世纪“悲剧性开局”的新一轮反思。

  一战爆发百年之际,正是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昂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之时。国际上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出现复杂声音,有人拿出裁剪好的欧洲一战“截图”来套今日亚洲,暗喻中国是地区不稳定的根源;有些人直截了当地将今天的中国比作当年的德国,用“新兴大国必然与守成大国发生冲突”的历史观来定义中国发展的路径;日本领导人更是借此攻击中国,以掩盖其突破和平宪法、重新武装的真实目的……

  一战带来的教训,究竟该如何汲取?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究竟是和平的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当今世界,究竟是更稳定、更安全,还是更动荡、更危险?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伟大复兴”,究竟会给人类梦寐以求的持久和平带来什么?

  文章认为,未来世界的走向,深藏在这些问题之中。

  1917年8月,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整个一战期间,中国与其他尚是殖民地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承受了战争带来的巨大苦难,有近15万名中国劳工应征,担负起协约国艰苦的战地後勤任务。

  当时的中国政府曾梦想借参战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摆脱被列强分割的命运。但是,对於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个积贫积弱被侵略者置於屠刀之下的国家,这样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而已。战争结束後,日本窃取了德国在山东的非法利益,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屈辱。

  文章指出,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山东问题的处置,使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而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社会主义浪潮,一战期间却在俄国成为现实。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一股澎湃的思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在纪念一战百年时,大英图书馆中文馆馆长吴芳思这样写道:庆祝应该专属於1919年5月4日,因为这一天真正地回应了那些欧洲盟国在凡尔赛悍然做出的决定,由此,中国开始了一场真正的革命性的改变。

  文章表示,历史指向未来。五千年博大悠远的中华文明,涵养了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思想,造就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处世哲学,催生了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文化理想,留下了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的精神传承。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从和平发展中获取了动力,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未来,没有任何理由不继续坚持走这条道路。

  100年过去了,和平的期盼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战争的灾难却仍然困扰着今天的世界。

  冷战之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接踵而来,在?利亚、马里、乌克兰,剑拔弩张、兵戎相见、民族冲突、教派血斗,战争恶魔的脚步声不停地响起……构建能?有效制止战争的国际秩序任重道远,探索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道路依然漫长。

  文章指出,在刚刚结束的拉美之行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话说:“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

  文章强调,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共同理想,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共建新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让和平不再是“战争的中场休息”。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智慧开创大国崛起的历史新篇,以“和而不同”的中国梦为世界开辟和平发展的光辉道路。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