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谁在推动A股连涨

2014-07-28
来源:

   七翻身终至。

 
  进入七月第28天,沪指终于创出了年内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涨2.41%,沪深两市成交3337亿现天量成交,盘面上煤炭有色、银行保险等传统的五朵金花终于开齐。
 
  至此,沪指已经连续五天上涨,涨幅逼近6%,而伴随着A股沪指的大幅上扬,唱多声音也越来越多。重阳投资总裁王庆,私募教父赵丹阳,均纷纷看好当前市场,而此前一直持谨慎看空观点的高善文也在近期表示,单边看空A股风险很大。深圳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更是表示,2014年A股市场将进入10年慢牛。
 
  比唱多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唱多的逻辑,而近期A股放量连涨的背后推动力究竟是什么?
 
  A股的“头等大事”:沪港通来袭 蓝筹躁动
 
  直观的答案得从领涨板块中来。谁在带动股指上扬逼空行情?答案是传统蓝筹。
 
  从板块上看,证券、煤炭、多元金融、银行、保险、有色等板块表现靓丽,而其中沪港通概念为核心推动力。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A股568只沪港通概念股(已剔除*ST京城和*ST仪化)中,多达97只股于上周创出年内新高,占比高达17.08%。
 
  而7月28日,伴随着沪指大涨,A+H概念股也涨幅居前,其中交通银行、东北电气等逼近封涨停。
 
  最新的刺激消息是一则沪港通10月13日正式登场的传言。今日有媒体透露,沪港通的培训会上上交所一位培训人员口头表示,“10月13日沪港通正式登场”,对沪港通准备充分的券商应该会选择第一时间参与沪港通业务,至于最终哪些券商参与,还需要监管层拍板。
 
  自今年4月首次提出以来,沪港通概念一直颇具想象空间,而近期又传出上交所已展开沪港通模拟环境的系统测试,虽然港交所表明沪港通启动时间根据市场准备情况决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沪港通已经渐行渐近。
 
  而部分业内人士对于沪港通的意义一直评价甚高,一位私募表示,沪港通可以说是A股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更是今年内A股头等重要的大事,其认为一旦开通,困扰A股多年的增量资金不愿入场、估值体系紊乱等问题,都将可能一一得到解决,而A股或者也可以寻得“脱熊”的契机。
 
  在沪港通正式启动之前,A+H股这种未开先热的情形或许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民族证券财富中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国内资本市场将逐步向成熟市场接轨,带来的是估值体系、交易规则、投资者行为的相互融合,而市场理念也会随之转变。
 
  其认为,在沪港通正式开通的这段时间差里,蓝筹股的机会应会反复出现,一旦沪港通实质开通后,经历一段动荡后再实现市场真正的飞跃。
 
  触发因素的基础:上半年多项政策已有铺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回顾上半年来看,A股市场的反弹也离不开基本面的改善。
 
  7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52,在6月重返“枯荣线”后,该月更是创下了18个月新高,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开始转向乐观。
 
  与此同时,6月底,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的新口径,据业内人士测算,此次口径调整理论上可释放商业银行流动性超过8000亿元。
 
  宏观面为市场反弹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对于A股,微观环境也正发生着变化。
 
  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新版“国九条”,而这则被认为是对市场的长期利好。其中,注册制或将颠覆A股投资理念,而新国九条首次强调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将实行强制退市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资本市场的长期利好。
 
  届时市场人士对新国九条评价颇高,银河证券指出,“新国九条”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可比肩2004年第一次“国九条”,且明显高于2013年的第二次“国九条”,有业内人士甚至将新版国九条比喻为A股10年大牛股的奠基。
 
  顶层设计打的是基础。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日前曾指出,政策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过去的不合理会慢慢退出,而这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冲击。但这是一个疗伤的过程,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有了制度上的完善,A股就只欠东风,如何引入场外资金参与就成了重中之重。虽然上半年被热盼的A股加入MSCI指出最终夭折,不过,管理层在引入QFII上并不“手软”。
 
  数据显示,至6月底,共有84家境外机构获批RQFII资格,这些机构累计获批额度约2500亿元,投资额度合计7400亿元人民币。
 
  展望:市场最坏时候正在过去 迎接周期品的小时代
 
  而随着蓝筹起舞,A股的新周期是否已经到来?
 
  近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伴随着2013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削弱,在经济内生力量的推动下,主要发达国家正出现明显的经济恢复,这将会刺激中国的出口实现持续性、较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高善文指出,如果内需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较大变化,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迎来拐点,A股市场也有可能因此出现转折。因此,目前单边看空经济、看空A股的风险较大。
 
  “从现在起眺望未来一两年,市场最坏的时候可能正在过去。或许经济正在跨过旧周期,走向新周期,而且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周期”。高善文说。
 
  而对于未来的趋势,招商证券研报认为,本轮反弹与去年7月至9月较为相似,都是由于稳增长政策扭转市场预期的纠偏行情,目前只是预期好转和外部资金对A股“围城”产生的“朦胧美”。不过,自9月开始反弹基础就或将被打破,因此建议抓住反弹的蜜月期。(文/品水 金润)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