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江「內閣」的危機與轉機

2014-08-06
来源:香港商报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江宜樺「內閣」狀況百出,不久前工程會主委陳希舜才因緋聞下台,繼而教育部長蔣偉寧又因論文掛名疑雲請辭獲准,緊接着勞動部長潘世偉也遭爆料「不倫戀」而黯然下台。至此,「學術內閣」形象已蕩然無存,江揆威信受挫,也不利於國民黨年底的選情。

  馬英九上台6年多以來,一向喜歡從學界延攬人才入閣,比例之高,堪稱歷來所僅見。但學者閣員因形象問題而下台者,也是破紀錄的,已大大損及其「學術清流」給予一般人民的正面形象。

  「江內閣」頻出狀況

  「清廉」向來是馬英九的品牌,可是執政6年多來,旗下「博士內閣」、子弟兵,卻是緋聞、醜聞、弊案頻傳,最後迫不得已,馬英九才「揮淚斬馬謖」,但已對馬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傷害。

  江揆上台已近一年半,「江內閣」的閣員一再發生私德問題,即以近4個月內折損3位閣員為例,比例之高,令人咋舌。雖然「府」「院」均採相同的危機處理模式、「壯士斷腕」火速准辭,但江揆的領導力與續航力也飽受質疑。

  眾所周知,政務官的基本操守首重誠實,其次才是專業能力。令人不解的是,一段時期以來,馬政府在民調中的施政滿意度,始終低迷不振;而「內閣」閣員竟不警覺奮發、全力以赴,以求力挽狂瀾,卻反而走旁門左道、濫權敗德,無助於「內閣」施政績效的提升。

  也正因學者閣員出事頻頻,難免令人質疑馬政府的用人政策與取才標準有嚴重問題。換言之,馬政府多年來常被詬病,人才的晉用管道過於狹隘,難免有「照鏡子、找人才」之譏評,衍生近親繁殖之問題,造成施政理念流於同質化、欠缺開創性思維之缺點。所有這些不足之處,充分反映在「內閣」施政上因膽識不足,而拙於或怯於為政策辯論之嚴重後果。

  「內閣」宜中幅度改組

  正因如此,長此以往,只是犧牲了政策品質,對於建立政務官的責任倫理,卻毫無助益。其因,一是學者從學界轉入政界,均需一段時間才可能熟稔政務;二是不少入閣學者始終抱持「客卿」心態,既不願參與政治或政策辯論,也不想接受徵召參選,當然會有損政黨政治的精神,造成「內閣」施政與政黨競爭脫節的結果。

  去年10月江揆率閣員召開記者會訴諸民意,反駁立法院提出的不信任案。然而,迄今江揆仍陷入對外難以突圍、對內嚴重失血的窘境,處處受到掣肘。而江揆2月間「內閣」中幅度改組,無非是為了能領導得更順利,如今看來效果似乎不大,「內閣」還是頻頻出狀況。10天內走了兩位「部長」,折損不小,除了另尋覓人才補強戰力,形象重整應是當務之急。

  馬江執政形象已被定型,因此如何讓選民耳目一新,以因應年底選舉及2016大選,已迫在眉睫。現在「內閣」改組雖然以填補出缺的閣員為方向,但馬江若以最後兩年的執政衝刺為考量,則可考慮再推動一次「內閣」的中幅度改組。而這一波改組不但要找到人選,還要找對人,用以帶來新的政治動能,並且透過衝激思維與創新施政,挽回人民的信心。總之,可趁立法院新會期前進行改組,讓新「內閣」有一年半的時間,來為馬英九任內作最後的政績衝刺。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