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香港面對地緣政治高風險

2014-08-15
来源:香港商报 凌昆

  凌昆

  最近全球各處冲突頻生,烽烟瀰漫,中東戰火及烏克蘭危機尤為嚴重,并開始影響到金融市場表現,是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受到了更廣泛的注意。一些國際組織如IMF及投資大行,都已就此提出了警示,諾獎經濟學得主Michael Spence最近也撰文指出要更多關注此種新風險。他認為金融海嘯后各方集中討論了經濟結構失衡及金融系統性風險等議題,但現時更值得探討者是源自地緣政治的冲擊。地緣政治因素比一般的經濟及金融風險更難預計和處理,原因是情况非常复雜,形勢風雲多變且多突變巨變,觸發因素眾多或隱晦而難於掌握。如是本已很難應對,何况目前全球火頭處處此起彼伏,可謂四面楚歌,更令其威脅倍增。有投資分析指,市場對此因素流於忽略,另一些分析則指重視也無用,因根本無從測算其影響,故資產價格也難於按預測調整。簡單地說,市場機制無法有效處理此種風險,投資者只能憑直覺行事。

  「三東」風險日升

  目前全球的最主要地緣政治風險來自三大地區:東亞、中東及東歐,合稱「三東」險區。東亞有中日矛盾,東海、南海紛爭和背后的中美博弈等火頭,涉及中美日的大國對抗。中東地區的矛盾更為复雜,火頭更多,除以巴及與伊拉克、敘利亞伊斯蘭國(ISIL)相關等戰斗外,鄰近的西亞、中亞及非洲地區均有多處動蕩地點,如阿富汗及利比亞等。美國重新對伊境ISIL軍進行空襲,更顯示大國開始直接卷入。東歐則主要是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地區內,及俄國與西方間的對抗。

  「三東」險區的矛盾及冲突影響區域及全球經濟的風險日升。東亞對抗涉及世界三大經濟體,若發生嚴重冲突,后果不堪設想,何况該區乃全球最重要的加工出口基地,及最龐大的高增長市場。即使一些較局部的動蕩,如越南的反華暴動及燒廠傷人事件,也能構成對國際經貿的威脅。中東地區乃全球主要石油供應源,若動蕩持續影響油產及出口設施,將冲擊國際商品市場,而現時利比亞及伊拉克的油產已受威脅。東歐的情况更為凶險,俄國與西方的制裁戰已開始影響各國經濟,除俄國及東歐國家外,連在海嘯下表現較佳的德國經濟也有放慢迹象。歐洲經濟的最大問題是本已虛弱和徘徊在衰退邊緣,若再加地緣政局震蕩冲擊,經濟將會急速惡化,如果制裁戰再趨激烈影響投資信心,則歐債危機也可能重現。有分析指,歐洲經濟距通縮只是一個震蕩之遙(one shock away),而烏克蘭危機便很可能提供這個震蕩。

  「三東」險區的危害性還在於可維持接連不斷的震蕩效應,各區的冲突正如「走馬燈」般成為焦點,如早前的中越西沙紛爭成了焦點,馬航飛機被擊落令焦點轉到烏克蘭,之后美國突襲伊境武裝又把焦點轉到中東。當然,出現三區冲突并發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由此還可形成超強冲擊波。

  香港已成中美博弈場

  香港作為自由港及國際商貿金融中心,自會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很大影響。目前這方面的情况尤為复雜,因為影響有「波及」及「卷入」兩個層面。首先,國際上由地緣政治冲突引發的金融經濟問題必會波及香港,香港股市必會跟隨國際市場波動。但更為嚴重的是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地緣政治冲突點。最近財爺及工商界均提醒港人,若政改等爭議引發暴力抗爭及政局不穩,將冲擊本港經濟,削弱競爭力,甚至引來大鱷投機。這些紛爭的背后含藏了一個事實:香港已成了中美博弈場所之一,亦即是由美國「重返亞洲」引發的遏制與反遏制地緣政斗的一個環節。

  美國鷹派智囊Robert Sutter早已揚言美國要支持台灣太陽花及香港的自由民主運動以對抗中國。美國在香港正是這樣做:通過「金主」、「黑金」等形式資助一些政治勢力實行反中亂港活動,目的是由打擊香港管治來冲擊「一國兩制」和建立反共基地。這個深層矛盾若不解決,香港將永無寧日,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只能是空想。總之,在地緣政治風險上,香港面對外源及內源震蕩夾擊,而且很可能兩者同時出現效果疊加。在嚴峻形勢下,港人要清醒些了。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