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普選五個考慮要素不可偏廢

2014-08-20
来源:香港商報 李哲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於昨日會見了最后兩批「泛民」議員,意味今輪溝通暫告段落。主持會面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總結指,4場會面均有良好氣氛,是個好開始。的確,相信無人會奢望,單單一輪會面就能取得共識。雖然會面完結了,但卻象徵對話的有效開始,并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交換立場。事實上,明日於深圳舉辦的政改座談會,中央負責政改的官員便會再次與本港的立法會議員等各界人士見面,多達49位議員已經確定出席,當中15人屬於泛民。對話總比對抗好,透過理性、務實的對話方式,在《基本法》的基礎上凝聚政改共識,無疑是實現普選目標的唯一正軌。

  普選并無國際標準,不同地方的選舉辦法都各有不同;張曉明便強調,本港普選除了符合民主原則,還要考慮五個要素。

  第一,香港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香港不能自行決定其政治體制,也不能與其他國家的普選制度簡單類比,香港制訂普選制度時必須處理好與中央的關系,確保不會因為普選而對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造成危害或隱患,確保行政長官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以上原則,其實與《基本法》一脈相承,也符合「一國兩制」原則。

  第二,要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畢竟香港的民主發展歷程較短,「一國兩制」下在全世界均無先例可循,故此需要一個不斷探索、磨合與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關於兩個選舉辦法,《基本法》早就已列明,要根據香港的實際情况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致普選目標。所以,即使如期實現普選,亦不代表日后再無優化及改革的機會,倘能「袋住先」實現一人一票普選,日后政制發展肯定只能在普選之上繼續向前,不可能走回頭路。

  第三,要體現均衡參與的原則。香港是個工商業城市,設定提名委員會提名機制時已包含必要的把關功能,以確保各界別、各階層的均衡參與,降低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眾所周知,香港是個多元社會,故此選舉制度須確保所有聲音的充分反映,不應偏傾於個別且單元的意見;如何在提委會的組成和提名程序體現均衡參與的精神,就是今次政改討論的一大關鍵。

  第四,要有利於維護行政主導,香港過去得以成功最主要就是歸功於行政主導,反應快速兼決策高效,所以行政長官普選后要保持競爭優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無疑嚴重拖累施政步伐,且更不進則退地蠶食本港競爭力,問題之嚴重相信絕大多數市民已經感同身受;藉今次政改機遇確保行政主導,實乃確保「香港速度」的應有之義。

  第五,要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包括保持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法治環境、公平競爭環境等。《基本法》的一大重點,就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相信港人均不欲資本主義制度改變,亦不希望普選會影響到原有的生活方式。

  要實現普選,必須在《基本法》之上凝聚共識,這是毫無懸念的,誠如特首梁振英昨所言,如期實現一人一票普選方式,肯定比前是個很大進步。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