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傍晚,一名男孩掉进海口美舍河,三名路人见状马上下水施救,搜救无果后两名救人男子悄然离开,一名救人者因体力透支被送往医院。记者在采访时意外发现,这名救人者是17年前海口尧光酒店火灾中的救人英雄朱江沅。在那场大火中,他救出40多人,并落下听力残疾。连日来,海南省残联、海口市残联等部门的领导及众多市民对英雄进行慰问。(详见9月29日《海南日报》)
从17年前火灾现场的临危不惧,到此次危急时刻的奋不顾身,朱江沅用温暖着一座城的德行,勾勒出一幅“英雄接力”的琼岛画卷;而遇人落水挺身而出,另外两名路人的毫不犹豫,也让我们见证了“接力英雄”的海南自觉。而无论是老英雄还是新楷模,都让公众为之感动,并在感动中涤荡精神的尘垢;无论是“冲火海”还是“搏激流”,都让舆论为之自豪,并在自豪中集结向上的力量。
虽然说,南京彭宇案后扶与不扶的道德考问,曾让颇多国人为之两难;一些英雄孑立、流血又流泪的困局遭遇,也让不少民众见义纠结。但是层出不穷的海南英雄,如“威马逊”中舍己救人的文昌青年符传道、3次跳入水库连救3名儿童的六旬阿公岱娥贵,以及此次的3名救人者……却用他们一次次的“英雄接力”、“接力英雄”让崇德互助的风气在这片海岛上涌动,让“好人社会”的正能量在这片热土上传播,为我们驱散了来袭的“寒流”、点亮了道德的航灯。
“务广德者昌”。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海南好人,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用一个个看似平凡的诠释,一点一滴地标注着我们道德的坐标,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守望相助的公约;正是这些自觉自强的海南力量,用一次次看似细微的叠加,一丝一毫地夯实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持久的合力。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如何让“英雄接力”持续散发人性魅力,让“接力英雄”持久丰富道德注脚?我省近年来已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海南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成立,海南省道德模范、感动海南年度十大人物的评选等,都从顶层设计到细节关怀上,从长效机制到快事快办上,为好人义举鼓劲撑腰。的确,对待这些英雄,我们不仅需要在精神层面点赞、宣传他们,还需要树立“德者有得”的思维,在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保障,形成“莫让英雄孑立、争做接力英雄”的社会共识、社会共为。
而这些,既是近年来海南英雄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与路径,也是海南未来又好又快发展的必需支撑与动力。(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