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柴静“看见”了我们,我们只“看见”蓝翔

2014-10-14
来源:新京报

  都知道,这是个毁词不倦的年代,“临时工”等于顶缸界脊梁,“暖男”等于“云备胎”,连看到“肥皂”这词,大伙会自动脑补起许多无法直视的场景……而“女神”,自然也难逃此劫。如果说,它经历从雅典娜专属到气质女共有头衔的演变,仍不改其褒义性,那现在它是彻底被毁了。

  调侃归调侃,但“女神”被毁,却是不争事实。它就差跟“大师”等词一样,成了问候对方家属的常用语汇了。

  说这些,是因为要请出某大咖级女神登场,而“女神”所遭遇的词义翻转,恰恰也对应了其舆论境遇的变化。她就是“文艺女神”,柴静。

  继赴美产子后,芳踪飘渺的柴静,这两天又被舆论聚焦。先是有媒体爆料,柴静已从央视低调离职,柴静本人又是秉持一贯做派,未做回应,但其前同事邱启明对此予以证实。一时间,网民们又开启了“装熟模式”,抑或是进入“温习语录状态”:很多大V应景地晒起“我跟柴静的二三事”,许多普通网民或摘出柴静语录,或晾出读《看见》的观后感……总之,就是大伙一起跑步进入“刷逼格主义社会”。

  柴静为什么离开央视?有人说是因去年7月央视《看见》停播,有人说是她要在家带孩子,有人归结为央视离职潮的带动。这些或臆测或想象的说法,听上去都有些道理,可对于多数网民而言,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whocare?重要的是,它给大伙提供了嗨点与槽点。

  说起来,柴静离职,无非是个体选择,没什么好奇怪的,而柴静本人也挺低调,对此保持缄默,可这无碍网民“搬板凳围观”。实质上,与柴静相关的话题,总能引发热议。它刺激公众肾上腺的方式,也跟“蓝翔”、“雾霾”不一样:“蓝翔”和“雾霾”主要是嫁接在各种戏谑化段子上,撩拨舆论兴奋点;柴静的话题性,则在于其争议性--“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而在争议性议题上,左中右各路人马正好可以玩“站队游戏”、搞相互攻讦,把争论变成撕×大战,把口水熬成一锅粥,多“过瘾”!

  集结在柴静身上的争议,动辄引爆舆论燃点,而它本身也是审视人心人性与传播规律的一个绝佳观测点。柴静形象的翻转,也是繁复舆论格局的一个注脚:本质上,当公众讨论柴静时,其实讨论的是已贴标签的柴静,而对她的臧与否,也是自个左右手玩的“造神-去神”互博游戏。

  正如有人说的,柴静身上复杂地寄托了三类人群的理想和情感:“公知”、“网络爱国者”和鸡汤女性。而其体制内身份角色(央视记者)、行文处事甚至是着装风格,正适合被嵌入那些已被模块化的脸谱中,如“公知”“良心”。

  柴静最早被奉为“文艺女神”,就是因其“白莲花”般的气质:她是非典时首个进入隔离病房采访的人;她在《新闻调查》中,总是对真相不屈不挠地追问;她也是唯一在博客中写下节目长篇手记的央视记者……在情怀粉看来,她自然是经得起权威认证的女神。而她求真相、揭黑幕的荧幕形象,也让她跟崔永元等一道被奉为“央视清流”--在很多人眼里,她与央视主旋律价值观保持的微妙关系。

  更别说,她的“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就像叶子从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等语录,逼格高到没朋友,自然也备受豆瓣拥趸的青睐。正因如此,她被誉为“柴徽因”。在那些鸡汤粉看来,柴静就是陈绮贞、杨澜合体,那招牌微笑加上标配性的围巾和棉布长裙,就是文艺范的绝佳Logo。

  不高调、无绯闻,柴静被一群人“封神”。但在造神容易的年代,推倒“女神”也一样不费力气。在柴静《看见》热卖后,她几度被卷入“砍柴”与“挺柴”的舆论风暴中。

  先是遭@不加V等曝光情史,后来又被董路炮轰成名靠央视和老男人饭局,连其新书发布会上的“男闺蜜大合照”,也被指责是现代版“太太的客厅”;而之后,其“采访是一种抵达”等表述也遭闾丘露薇质疑,有些网民也评价其采访姿态“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认为她“太爱现”“习惯表演式采访”;再后来,就是她赴美产子,被认为是“不爱国”。

  在泼粪式反造神运动的参与者看来,柴静的“高冷范”--不肯自黑,也不愿分享隐私,就是“端”着就是“装”,善诛心的,干脆将其说成是“心机婊”。但混饭局、有情史、走“高冷路线”、去美国生子等等,哪样不是私事?实质上,柴静本人并不“精分”,是公众对着臆想的靶子开喷:怎么可以一边批评体制,一边栖身“体制内”?既然像“白莲花”一样,怎能还有陷入第三者传闻……将这些看似矛盾的诘问化约,其实可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你这是装×你知道吗?

  偶像都有“黄昏”。韩寒遭遇“倒春寒”身陷代笔门,崔永元因“反转”被说成是“村通网”,都印证了这点。“女神”柴静被“推倒”,也很正常。但即便如此,以“挖坟党”或“职业喷”的姿态,去柴静进行诛心式攻击,也很不该。沉浸于标签先行之下对抗的快感,只会拉低我们自身智商水位。事实上,你给她贴上“女神”或“女巫”的标签,而她认可的,兴许只有那个“女”字。

  是的,柴静受到很多争议,但她未必就该配合着“被黑”的节奏“自黑”一把,充当争议的呼应者。而今,她离开央视,也跳出了某些樊笼,等着她的,也会是天长海阔。她可以继续“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包括在家带孩子,不理会那些扰攘的争议。

  就是这样:舆论无时不喧嚣,而柴静则栖身在灯火阑珊处,不显山露水,不配合“挺或砍”的游戏。她说她喜欢找寻“新闻背后的人”,而她似乎也“看见”了我们,所以不愿参与为起哄而起哄的无聊party中;可被“蓝翔”和“爱过”等标准答案夷平脑坑的我们,俨然只懂得狂欢,脑中应有的好奇与质疑精神,也被格式化成一句--“现在问题来了,×××哪里强?”

  文/佘宗明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