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館展位現場
展架上陳列著書籍
為期一周的第十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于10月23日在臺北閉幕。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自2005年首次在廈門成功舉辦以來,已成為兩岸出版界交流的盛會。本屆圖書交易會現場零售和征訂圖書及版權貿易量均創在臺灣舉辦的歷屆之最。其中,北京展團通過圖書展示、版權合作、技術交流等全面展示了北京市新聞出版產業的最新風貌。
京味兒書籍受讀者歡迎
北京出版集團謝朝輝經理表示,此次臺灣之行收獲頗豐,特別是出版集團帶去的一些京味兒書籍受到臺灣讀者的歡迎。
《北京文物建筑大系》作為目前唯一的全方位呈現北京市文物建筑的作品,引來許多讀者駐足翻看。謝朝輝說:“這套書按照北京現存文物建筑的類型和風格分成《宮殿》《園林》等十大類,每一大類成一卷,每卷選取本類型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和特色的文物建筑加以敘述,是第一次全面、系統、真實記錄北京不可再生的文物建筑風貌的圖書,是北京文物建筑研究保護領域以及出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謝朝輝表示,圖書交易會上集團圖書得到臺灣讀者熱捧和好評,這加深了讀者對北京出版集團的印象,也展示了首都出版企業的品牌形象,傳播了中華優秀文化。談及臺灣之行感受及近幾年海峽圖交會的變化,謝朝輝表示,集團展示的圖書受臺灣讀者關注的類別,由原來的少兒類、生活類轉向了文學類、傳統文化類。比如集團重點推薦的品牌圖書“大家小書”系列圖書,以“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的出版理念將學術著作通俗化,其《紅樓小講》《中國古代衣食住行》《經典常談》《詩詞格律概要》《史學遺產六講》《孔子的故事》等暢銷品種受到現場臺灣讀者喜愛,他們普遍反映“大家小書”都是名家大家的作品,深入淺出,廣大民眾開闊了眼界。
此外,大陸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也引起了臺灣讀者的興趣。作家出版社展示的12卷本的經典文學作品集《莫言經典收藏》,不少讀者對這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陸作家的文字作品充滿好奇心,紛紛駐足翻看,并不時與展商交流看法,詢問情況。
此外,作家出版社重點推薦展出了《茶語者》《文人江湖》《我的名字叫王村》等16種優秀文學書籍,從各個角度和領域反映了大陸文學界的發展現狀及水平。
兩岸印刷技術交流頻繁
今年北京展團有不少印刷技術行業的機構參展,比如震旦映畫、圣彩虹文化藝術公司等。震旦映畫此次參展負責人李懷乾介紹,北京震旦映畫致力于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宣紙、綾絹書籍藝術品的開發和推廣,此次展覽震旦映畫主要展示宣紙數字水印全流程技術等。
談及參加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感受,他說:“從接到通知到啟程不到一個月時間。通過這次交流,能感受到海峽兩岸出版人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懷,臺灣建筑師公會的著名建筑師洪志強先生在展位前認真觀看了一個多小時,在與其交流的時候,他說中國宣紙書籍藝術品的溫暖深深打動了他。他之前在與日本、歐美的同行交流的時候也感覺到建筑要做中國人自己的,也朦朧中想過宣紙,如何把這種中國文化的典型承載方式用在建筑設計上。”
李懷乾透露,此次參展還與一些臺灣文化、出版機構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臺灣兩岸華文出版品與物流協會創會理事長沈榮裕先生,是當地最大的簡體字書和線裝書店經營者。了解到宣紙使用數字水墨印刷較之油墨印刷更為接近傳統,并且沒有印數的限制后,他當即與我們達成合作意向,年內去大陸考察并詳談合作細節。”
李懷乾表示,臺灣的一家專職古籍文物商業開發利用的萬世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合作,“他們的計劃就是復制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一部分古籍,比如《永樂大典》殘卷,用來流通交易。他們也考慮如何將我們的技術與他們的經營目的結合,找出合作切合點。”
李懷乾認為,這次內地出版界組團赴臺參展交流,也為出版界人士互相交流搭建了平臺,“臺灣的文化出版界人士對宣紙數字水墨印刷技術很好奇、熱心,大陸的出版界人士也是如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同心出版社、北京雨楓書館都對開發自己的宣紙圖書表現出興趣。”
出版合作項目多達15個
第十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期間,兩岸出版合作項目多達15個,達成286項圖書版權貿易,北京展團的版權合作成果頗受矚目。據北京版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艷表示,交易會開幕第一天,北京展團就達成了3項協議,成為一大亮點。
這三大交易成果包括:一、公司與臺灣出版商業聯合會簽署了委托協議,就兩岸出版文化交流達成合作共識;二、公司與臺灣原鄉文化學會選編《臺灣50位知名作家經典作品選》達成合作協議;三、代理大陸作家畢淑敏《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1)》與臺灣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簽約授權。
兩岸出版文化交流已經20多年,規模從小到大,途徑從單一到雙向,內容從版權交易到產業合作,形成目前整合資源、互利互贏的良好格局。張艷表示,為促使兩岸的出版交流與合作產生突破,兩岸出版界在華文出版市場的發展、文化品牌的建立、知識產權的保護、產業人才培育交流、數字出版等多元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致力于兩岸出版產業互利雙贏。這次北京版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希望通過和臺灣出版業進行不同形式的合作,為實現兩岸合作的多元化提供更多的合作模式,并向深入合作發展。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 高宇飛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