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CTO:企業需要極客式創新

2014-11-03
来源:新浪科技

   編者按: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王永東博士今天撰文,探討面對瞬息萬變的行業,企業該如何進行創新。王永東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需要極客式的創新方式將一艘難以掉頭的大船化成許許多多創新的快艇。

  用極客式創新 探索跨界的未來

  作者: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 王永東博士

  前不久我看到一則消息稱,保時捷、奔馳等傳統汽車制造商都已經開始研發高端純電動汽車,預計最早將於2018年推出成型的產品。面對特斯拉這樣的競爭對手,4年的時間可不算短,但這兩家多少有些無可奈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船大難掉頭”。

  其實,在互聯網行業也存在同樣的現象,因為它比任何傳統行業都更加瞬息萬變,特別是對於大型企業而言,應對市場中的各種變化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同時還有那些隨時可能“突變”成龐然大物的極具創新力的小公司。身處這樣的行業,相比需要“掉頭”的顛覆式創新,我們可能更需要快速的極客式創新。

  在傳統的軟件行業,創新的過程通常是自上而下的組織行為,前期往往需要以大量的調研、評估作為基礎,再輔以複雜而細致的計劃,就像我們以往的大型軟件研發,調研會持續12-18個月,再花同樣長的時間研發,再經過6-12個月的測試,產品才會推向市場。這就是大船的行為方式。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極客式的創新方式則是化整為零,將一艘難以掉頭的大船化成許許多多創新的快艇,從宏觀上看,整個船隊仍有相對確定的航向;從微觀上看,這些快艇則可以朝著任意方向自由探索。盡管這種未經長期籌備的探索可能成功率不高,但是實現快速創新的幾率大大增加,而因創新產生的機會成本卻大大降低。

  在我所關注的研發領域中,我們會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去培育極客式的研發人才。與傳統觀念中的工程師不同,極客人才更具活力,視野也更加寬闊,他們不會將思考僅僅局限於自己最專長的領域,同時也會關注相關,甚至不相關的興趣領域,從而讓專業和興趣發生有效的碰撞。我們應該鼓勵這種碰撞,一旦產生火花,我們還要及時地賦予它們適於“燃燒”的有氧環境,說不定有些火種最終真的可以燎原。這便是自下而上,由極客人才主導的快速創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創新的快艇,最終也將從整體上改變整個組織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這種自由的創新環境並不是完全失控的,在松開纜繩之前,我們應該有明確的航向和大致的航行范圍,否則會變成純粹的布朗運動。再回到IT和互聯網行業來看的話,這個航向和范圍會在哪裏?

  其實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在我看來,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交叉地帶,存在許多空白的技術-產品-應用的想象空間。這些技術領域的邊界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在單一領域中的創新也變得越來越難,這就給那些站得更高,具備跨界視野、知識和洞察力的極客們,以新的機會。

 

  我曾經提到過,互聯網的下一個大機會很可能會在中國,這是由中國互聯網環境的多樣性、複雜性和超前性所決定的。今天如果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話題,我會說,這個大機會不僅可能會在中國,還極有可能會產生在上述交叉領域中。因此,掌握關鍵技術的極客跨領域“協作”,在未來的互聯網創新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說到這裏,應該已經可以看到互聯網公司在這個時代應有的技術之道了。也就是說,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一方面需要繼續以傳統軟件工程和瀑布流的方式開發極少數核心平台級的大產品,畢竟能制造出空客380的公司沒幾家,微軟需要承擔應有的責任;另一方面,我們要學會開著飛機造翅膀,更多地鼓勵極客推動自下而上的快速創新,重點聚焦於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的交叉地帶。

  實際上,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正在積極嘗試這樣的轉變,並且已經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果,比如“中國智造”的微軟小娜和小冰,就在探索如何更廣泛的融入微軟家族的更多產品中。中國互聯網更讓人興奮的下一個五年,或許才剛剛開始。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