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備戰“雙11” 民營快遞旺季漲價難

2014-11-1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報記者 宋文明 上海報道

  “雙11”將至,各家民營快遞公司在厲兵秣馬的同時,也在醞釀提價方案。有消息稱,擔任電商物流主力的“三通一達”等,在“雙11”期間會或多或少提高快遞服務的價格。

  《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獲悉,雖然各家公司未對提價一事正面表態,但其各地分公司及基層網點的提價方案都已在計劃之中,希望借此擺脫往年旺季“增量不增收”的困局。不過,對於被上遊客戶以及自身運營模式“綁架”的民營快遞,漲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增量不增收

  電商人的狂歡,卻幾乎成為快遞行業的“災難”。

  日前,申通在官網掛出《關於階段性積極調節旺季快遞價格的通知》,其中明確表示:“號召各分公司、各網點積極運用價格杠杆調節快遞業務量”“各分公司、基層網點旺季期間根據自身的運營能力,在合理並能夠承受件量增幅的情況下,研究具體的價格調整方案”。

  對比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是唯一公開宣布提價意向的快遞公司,“至今我們未接到公司關於此事的通知,若有我們會及時做信息發布。”韻達快遞有關負責人回應說。

  但在以加盟模式為主的民營快遞行業,價格波動的決定權多已下放到了各家公司的分公司及基層網點。記者致電全國多個區域的民營快遞門店,其工作人員多承認在“雙11”期間會對快遞服務的費用略做提升。如圓通快遞浙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即表示,11月1日起,該網點對客戶收取的快遞費在原有的價格基礎上上調0.5元/單。

  據國家郵政局預計,2014年“雙11”期間快件業務量將突破5億件,比2013年同期增長近五成。最高日處理量將達到9000萬件,比2013年增長38.5%。與此同時,2014年的快遞旺季長於往年,從“雙11”持續到春節前夕,共104天。

  “形勢尤為嚴峻。”申通方面在闡述漲價理由時表示,據預測,2014年“雙11”公司業務量將突破2000萬票。而根據過去三年“雙11”期間的數據,由於沒有采取淡旺季差異價格,快遞公司一方面大力投入,另一方面卻普遍陷入“增量不增收”狀況,不盈利或虧損的現象較為嚴重。

  有不願具名的民營快遞公司高管表示,多數公司為了備戰“雙11”,都要“加人、加車、加場地”。為盡快處理積壓的包裹,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都要付出額外成本。在過去3年,這些成本都是由快遞公司承擔,導致“雙11”越做越虧——電商人的狂歡,卻幾乎成為快遞行業的“災難”。

  “雙11”給快遞公司的人力、資源投入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增量不增收”的困局已經使得快遞公司不堪重負。本報資料室/圖

  政策引導下,資金、人才會大量湧入快遞行業,更多有背景的企業也會在這個行業發力,行業競爭會更加殘酷。

  提價是趨勢?

  盡管政策不會幹擾市場價格的形成,但是未來數年困擾行業已久的價格亂象或將在政策刺激下逐步被理順,而這個過程,也將決定國內快遞企業的生死存亡。

  2014年9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范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同時,在經營許可程序等方面也將進一步簡化,推進快遞與電子商務、制造業聯動發展。

  隨後,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2014~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快遞企業,構建覆蓋城鄉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行業專家表示,物流業相關政策的密集出台,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層面對物流行業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決策層對目前國內快遞現狀的不滿。允許外資快遞企業全面參與競爭,正是希望通過外資快遞業的資金、人才、經驗,來促進國內企業的提升。

  “政府已經看到不注重服務,以價格戰為主的擴張模式若持續下去,對中國快遞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徐勇表示,政策引導下,資金、人才會大量湧入快遞行業,更多有背景的企業也會在這個行業發力,行業競爭會更加殘酷。

  前述快遞公司高管也表示,未來的行業競爭,一方面將是快遞公司在信息化、交通、倉儲等硬件投入方面的競爭,另一方面則是在商業模式方面的比拼,而價格不會再像現在一樣,成為攻克市場無往不利的武器。對於民營快遞公司而言,在提升服務的同時,優化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樣關鍵。在居高不下的成本面前,一味降價求生存的企業將被淘汰,快遞業未來的整體提價或將成為趨勢。

  模式困局

  一方面被上遊的網購商家和店主綁架,漲價往往意味著失去客戶。另一方面,國內的多數快遞公司運營模式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行業的惡性競爭屢見不鮮。

  與快遞公司“欲漲還休”的態度相比,淘寶店主的態度則鮮明得多。在杭州做童裝銷售的淘寶店主何先生即表示,他常用的快遞公司並未向其提及漲價一事。

  “若真漲了,就換一家唄,快遞公司的選擇還是蠻多的。”何先生表示,若以“雙11”期間2萬單的成交計算,若單筆快遞費漲0.5元,其將額外支出1萬元,這也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這樣的模式肯定是不健康的。”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淡季降價,旺季漲價,這是多數行業通行的做法。但在快遞行業,漲價卻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

  在徐勇看來,民營快遞業“漲價難”的困境在於,一方面被上遊的網購商家和店主綁架,漲價往往意味著失去客戶。另一方面,國內的多數快遞公司運營模式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行業的惡性競爭屢見不鮮。

  這也是國內快遞行業野蠻生長帶來的惡果。徐勇表示,過去民營快遞在拼命擴大業務量的同時不斷壓低價格,而現在企業發現快件量的增加超過自身服務能力就會出現虧損,即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

  快遞服務費用難以上漲的結果,是各家快遞公司的一線員工在天量包裹面前疲於奔命,快遞的時效性和服務質量難以保障,各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不斷發生。“最終形成的是快遞行業與消費者雙輸的局面。”申通方面表示。

  “據我了解,今年幾家民營快遞公司也都先後做過漲價的嘗試,但很快又或明或暗地將價格恢複原狀。”前述快遞公司高管表示。

  據其分析,像“三通一達”這樣成規模的民營快遞公司,是電商物流的主力軍,也恰是整個快遞行業的夾心層,上有順豐那樣定位高端的快遞企業,下有無數低價搶單的區域性小公司。“漲價或降價,對公司而言都是痛苦的決定。”

  對於“雙11”之前的快遞業提價措施,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王豐回應稱,快遞是一個競爭性的行業,快遞的價格是屬於市場定價,而不是政府定價,作為郵政管理部門,其監管的是服務質量和水平,價格還是應由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