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政務微信如何影響百姓生活

2014-11-11
来源:山西晚报

  10月31日,山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開通“山西交警權威發佈”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發佈重要警情,宣傳交通安全法規等。經過短短幾天的時間,粉絲量就呈直線上升趨勢。

  11月1日,團省委通過12355微信平臺,為家長們開設“老爸老媽幫幫團”公益課堂,近20名家長通過微信報名前來聽講。

  ……

  如今,在微信公眾號、訂閱號的陣營中,政務微信成為一股新生力量,正在影響、豐富著人們的生活。據騰訊山西官方資料統計,截至今年1月1日,山西政務微信開通數量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12位。

  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一種全新的溝通交流方式,微信現已擁有超過3億用戶。山西目前關注度較高的政務微信有哪些?百姓更鍾愛哪些政務微信……近日,選取了幾個粉絲量較多的“官微”,調查它們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最權威

  “山西氣象”每天推送“新鮮”資訊

  “滴滴、滴滴……”7日17時8分,家住太原市小店區的高慧麗的手機鈴聲響起,她打開一看,是一條來自公眾微信號“山西氣象”的推送資訊。

  每天這個點,高慧麗的手機都會準時收到“山西氣象”的服務資訊,這些資訊已經成為高慧麗打理全家人穿衣、出行的根據。除了關注太原次日的天氣狀況,高慧麗還會留意老家臨汾的天氣,遇到變天,她都會打長途電話提醒父母注意添衣保暖。“我添加‘山西氣象’有一段時間了,每天都會收到權威的氣象資訊。”高慧麗說,以前她總是通過電視看天氣預報,有時候因為忙碌錯過播放時間還得專門上網查找。如今,由山西省氣象服務中心打造的這一經過認證的官微,就像個貼心的小管家一樣,每天定點發送天氣資訊,即使當時不閱讀,忙完手頭的事情隨時還可以點開看,很便捷。

  隨後記者也通過搜索添加了“山西氣象”,看到每天一次的諮詢資訊除了有天氣預報,還有氣象物語、看天說事、氣象探索、生活大爆炸等內容。在微信平臺主頁面,還有3個小介面,分別是:生活天氣、服務產品和山西天氣。點開生活天氣,這裡有最新氣象公報,提示人們出行;服務產品介面則可以反映當前的溫度實況、風力狀況、降水實況等內容;山西天氣介面不僅可以查詢7天以內山西各地的天氣預報,還可以瞭解相關氣象預警資訊。

  最實用

  “山西交警”可以網上預約車檢

  “現在還在為車檢頭疼,你是真的OUT了,來,我幫你在網上預約,幾秒鐘就能搞定。”在太原工作的孫威森說著,拿起手機打開微信,開始為同事演示如何通過“山西交警”官方微信預約車檢。進入“山西交警”官方微信,孫威森點擊了下方“自助服務”功能表介面中的“車檢預約”,後來又在預約介面中輸入了車輛資訊、手機號、車檢機構、預約時間等內容,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同事的手機短信提示預約成功。“太神奇了,我怎麼不知道還有這麼牛的微信公眾號?這個‘山西交警’微信公眾號還有啥功能,我也要關注。”同事一臉興奮地開始搜索關注“山西交警”。“自2013年7月開通‘山西交警’官方微信平臺以來,今年3月,我們將其原有的訂閱號升級為服務號。現今,3步10秒免綁定的‘預約車檢’,及全國首創的‘車檢預約成功提醒’是使用者使用頻率最高的服務板塊,整個功能系統使用人數近15萬。”山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新聞中心主任龐永勝表示,通過歷時一年對“山西交警”官方微信功能的開發,現已實現了自助服務、城市交通、資訊互動3大功能板塊。其中,使用者通過自助服務可以查詢行駛證、駕駛證的違法情況,並進行個人資訊的綁定,以及車檢預約、六項功能提醒;城市交通方便了用戶對山西路況、公交線路和公共自行車等業務查詢;資訊互動則可以實現直接通過微信進入微博、查看山西公安交管資訊、給局長提建議等功能。

  龐永勝表示,未來,“山西交警”微信服務號將拓展開發輕微事故快速處理微信報警、自助移車提醒、繳納罰款等新服務功能。10月31日,山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還開通了“山西交警權威發佈”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在內容上增加了知識性和實用性,形式上增加圖文結合比重,著力于講好交警故事、重要警情發佈、宣傳交通安全法規、傳播文明交通理念、搭建警民交流平臺。未來,這一訂閱號還將開通視頻播報、交警告訴你、前車之鑒、警營故事、小竅門、微提示等欄目,豐富粉絲閱讀需求。

  最互動

  “太原高新區工會”幫職工維權

  “今年患重大疾病的和殘疾困難職工該上報啦。”11月4日19時20分,正在乘坐公車回家的太原市民王女士,一邊翻看微信,一邊用胳膊碰碰坐在身邊的同伴小劉。“什麼時候?我怎麼不知道?明天讓我阿姨趕緊去交材料……”小劉有些驚訝地湊到王女士手機前,想看看王女士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王女士微信上關注的“太原高新區工會”剛剛發佈了一條資訊,內容是太原市總工會幫扶中心救助2014年患有重大疾病或殘疾較重的困難職工。王女士說,她關注這個微信號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裡面經常會發佈一些職工維權的資訊和常識,特別實用。

  今年6月份,太原市總工會通過身份認定,以“太原高新區工會”為名開設了微信公眾號。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該公眾號就吸引了上千名粉絲。“我們當時開設這個微信,就是為了更方便、更快捷地服務職工。”太原市高新區工會副主席王景春介紹,在這個微信平臺上,工會可以更直接瞭解職工的各方面訴求,為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維護權益的平臺。

  今年七夕節前夕,太原市高新區工會首次利用微信平臺,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鵲橋聯誼會。90%以上的人通過微信進行了報名,活動當天,共有300多人前來參加,而且有10對青年男女牽手成功。

  除此之外,“太原高新區工會”公眾號還成了職工們維權的平臺。“有時候,一些職工在個人權益受到侵犯後,又不願實名求助。因此,我們的微信平臺就成了他們傾訴的最佳管道。”王景春說,在微信公眾號成立以後,他們接到過數十起尋求説明的資訊。

  ○相關

  全國僅22.93%的政務微信通過身份認證

  “截至2014年1月1日零時,全國政務微信發展總量已超過3600家,2014年一季度,全國總數已接近6000家。”騰訊山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僅從今年一季度的增長量,就可以看出政務微信的發展速度。一份來自騰訊的政務微信行業領域分佈表顯示,開通微信數量最多的前10位政務部門分別為:公安、共青團、政府辦、檢查、文物旅遊、稅務、宣傳部、交通運輸、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微信數量快速增長,但品質卻有待進一步提高,有些部門僅限於微信的開通,諮詢的品質及平臺深挖功能還不到位。”騰訊山西工作人員表示,政務微信的帳號認證狀態,關係到其對外傳播時所具備的公信力、信任力和外在影響力,而當前全國政務微信的認證總量僅占22.93%,77.07%的政務微信未認證,因此公眾在初期關注時會產生質疑。“現在玩微信已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了,很多60歲左右的人也在兒女的影響下有了閱讀微信的習慣。貼近民生服務的部門,都應通過微信等形式強化為百姓服務的宗旨。”在山西省人大代表趙東會看來,已經開通政務微信的政務部門,應儘快通過身份認證增加公信力,沒有開通微信的,也因根據工作特點,以百姓喜歡的方式,儘早建立網路政民溝通平臺。

  ○連結

  團省委通過微信公眾號為家長開設教育課

  11月1日9時30分,團省委12355青少年維權中心活動室,一場別開生面的“家長教育”課程正在進行,10多平方米的房間在這個週六變得熱鬧起來。“我們先來做個遊戲吧,兩人一組,自由組合。”負責本次授課的老師趙玲講解著遊戲規則,“小組裡面,一人飾演家長,站在身邊的椅子上,另外一個人飾演孩子,與‘家長’面對面站在地上。飾演家長的人,可以運用各種方式訓斥孩子。”“演員”們迅速進入角色,房間裡頓時嘈雜起來。“從我父親那代開始,‘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他們唯一的管教方法,我就是被他們打大的。估計是受了影響,兒子要是不聽話,我就不自覺地想動手。”體驗結束後,飾演家長的李先生第一個談起自己的遊戲感受。“看著眼前這麼威嚴的‘老爸’,即使他還沒有說話,我已經覺得理虧了,感覺自己真的是犯錯的孩子。”飾演“孩子”的王先生也說起自己的感覺。“其實,正面管教,說白了就是教育家長。”借這個遊戲,趙玲講解起“正面管教”的涵義,“只有不斷學習和成長的家長,才能帶給孩子真正的成長。”

  課程結束後,十幾位家長表示受益匪淺。“看來我真的需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了。”郝女士告訴記者,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7歲,小女兒10歲。“在還沒生下老二的時候,我對老大比較嚴厲,做不對就是一頓訓斥。現在我發現,老大對老二特別厲害,而且訓斥老二的話都是我平常說她的。我們家現在就是,老二怕老大、老大怕我。”在經過幾個情景模擬之後,郝女士切身體會到了孩子的心理,並表示以後一定會注意管教子女的方式方法。

  10多位家長之所以能坐在同一課堂上,源於一個微信公眾號:“共青團山西省12355”。這個微信公眾號不僅線上上推送跟教育相關的各種內容,還不定期圍繞教育問題推出線下活動,比如:“愛養育——愛的語言”家教系列督導、心理諮詢師督導沙龍活動、青少年沙盤遊戲講座、山西12355“教子有方”走進校園,以及“老爸老媽幫幫團”正面管教課程等。

  山西省青少年維權中心工作人員紀昀說,自從12355平臺和“共青團山西省12355”微信公眾號開通以來,除了學生們來電、留言傾訴外,還有很多家長致電、留言。為此,他們便有針對性地通過一些課堂講座,説明有需要的群體、微信粉絲解決教育困惑。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