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3

古建通鑒:牌坊

2014-11-17
来源:香港商报

  牌坊,漢族特色建築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標明地名的。又名牌樓,為門洞式紀念性建築物,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築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兼有祭祖的功能。最初的牌坊是由欞星門衍變而來的,開始用於祭天、祀孔。牌坊濫觴於漢闕,成熟於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極,并從實用衍化為一種紀念碑式的建築,被極廣泛地用於旌表功德標榜榮耀,不僅置於郊壇、孔廟,以及用於宮殿、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點、交叉口、橋梁等處,景觀性也很強,起到點題、框景、借景等效果。另外一種說法是,就結構而言,牌坊的原始雛形名為「衡門」,是一種由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構成的最簡單最原始的門。關於「衡門」,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記載是《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栖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據此推斷,「衡門」最遲在春秋中葉就已經出現。在皖南徽州地區,牌坊是與民居、祠堂并列的聞名遐邇的建築,被譽為古建「三絕」,幾乎成了徽州的標誌。古徽州享有「禮儀之邦」美譽,原有牌坊一千多座,現尚存有百餘座,形態各异,被譽為「牌坊之鄉」。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舉,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