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弃北大讀技校 路徑不可复制

2014-11-24
来源:香港商报 李鹏飞

  三年前,從北大退學一度讓周浩成為話題的焦點。三年后,作為一名未就業的技校學生,他絲毫沒有后悔。北大還是技校,理想還是現實,為圓自己的機械夢,冲破世俗的偏見,周浩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人生道路。

  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并奮力追求,是人生幸事;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知道父母喜歡什麼,社會崇拜什麼。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千軍萬馬擠重點名校、熱門專業的獨木橋,以學歷論英雄,以白領為時尚,於許多人,并非是發自內心的選擇,而是向父母希望、社會期待妥協的結果。如果當初周浩本人的意願得到父母尊重,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能滿足自身興趣的實用性強的操作課程,或許就沒有「弃北大讀技校」的后續發展,但在「高分不報考北大就是浪費」這樣強硬又世俗的語境下,周浩的個人意願只能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教育應尊重學生自由意志

  個人的勇氣和爭取固然重要,學校和社會敞開機會之門,提供更廣闊的教育選擇空間同樣不可或缺。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人選擇,使其接受最適合自身的教育途徑,最大可能挖掘出自身潜力,本是教育的應有之義。但在當下中國的教育體系內,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轉專業條件有多苛刻、路有多難走,從周浩的經歷中可窺視一二:如果旁聽門檻再低一些,轉院機制再靈活一些,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充分對接,他也不必經歷這番折騰、付出如此高的成本。在相對開放的北大換專業都如此困難,全國會有多少學生依然在自己毫無興趣的專業中飽受煎熬?

  雖然經歷頗為曲折,周浩非常幸運,在新的學校重新拾回了對學習的熱情,得以大顯身手,結果皆大歡喜。但是在周浩成功的背后,無數人才依然困於「欲轉專業而不得」的窘境。既無法复制周浩的成功路徑,試圖改變高校限制重重的轉院政策也無异於螳臂當車,最終只能在僵化的機制和偏見歧視中湮滅無聞。此間暴露出來的社會和教育機制方面存在的缺憾,才是通過「弃北大讀技校」現象值得反思的核心問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