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工廠化”降葉岩氣成本:單井3千萬追平美國

2014-12-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降成本,還是降成本。”在11月27日召開的中國葉岩氣發展大會上,業內人士最關注的始終還是葉岩氣的開採成本。從地質勘探到井場建設,從鑽井到壓裂,從裝備到管理,成本是中國葉岩氣開發繞不開的話題。

  “降低單井成本的空間肯定是有的,不過這就像海綿裡的水,越到後面越難擠出來。”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鑽井研究院副院長羅朝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葉岩氣各個環節中,壓裂佔據60%成本,中國在降低壓裂成本方面仍然有瓶頸。

  此外,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研究員李玉喜表示,如果在技術操作方面實現集約化管理,單井成本應該是能大幅降低的。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推測,單井成本降至3000萬元,從而達到美國水準並非不可能。

  壓裂降成本遇瓶頸

  相比國內近億元的單井成本,業內人士估算,美國單井成本僅有中國的30%。貝克休斯(中國)油田服務有限公司北亞區戰略性業務拓展經理卜范慧在此前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鑽井週期、鑽探成本,甚至井面的建設費等多方面來看,目前國內成本都遠高於美國。

  按照行業標準,葉岩氣單井的成本主要由地面工程、鑽井、壓裂等部分組成,目前國內葉岩氣降成本的主要制約來源於壓裂。“涪陵區塊焦石壩的鑽井天數已經從過去的100多天降到現在的40天了,這意味著鑽井成本的大幅下降。”羅朝東表示。和鑽井成本相比,目前壓裂的成本是最大的,占到單井總成本的60%。

  事實上,在降低壓裂成本方面美國有很多先進經驗,羅朝東分析,比如幾口井同時壓裂,減少搬遷費用;重複使用壓裂液,壓裂液反排後進一步使用;分段壓裂分得更細,有針對性地使用支撐劑等。

  前述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分段式壓裂考驗葉岩氣技術的精細化程度,美國的分段壓裂最多可細化到90多段,開採效率更高,而中國分段式壓裂多在10~20段左右,電腦建模都只能達到37段。

  此外,由於葉岩氣水壓裂的原理是通過大量摻入化學物質的水灌入葉岩層,進行液壓碎裂以釋放天然氣。因而受到不少學者的質疑,認為水力壓裂技術不僅浪費大量的水資源,還可能導致氣井附近出現地下水污染。

  探路井工廠模式

  羅朝東坦言,目前國內葉岩氣普遍處於投入大、產出少、回報慢的初級階段,一個區塊的勘探和開發技術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的時候,社會資本大規模湧入是有風險的。

  “不是每一個公司都能像油氣巨頭那樣拿出好幾十億來進行前期投入,目前葉岩氣的投入和產出是不成比例的,很多公司的資金和技術條件決定了它們經不起巨大的前期虧損。”羅朝東認為,從長遠看放開葉岩氣市場,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肯定是有好處的,但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大量進來容易導致社會資本的巨大浪費。

  面對成本難題,“兩桶油”在川渝地區顯然走在全國最前列。中石化的涪陵專案和中石油的長寧-威遠項目幾乎代表了中國最先進的葉岩氣開發模式。

  “沒有最先進的技術,只有最經濟適用的技術。”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汝山在第四屆中國葉岩氣發展大會上表示,探索葉岩氣的經濟開採模式,為大規模工業化開採做準備是中國葉岩氣產業發展的中心任務。劉汝山認為,“對中石化油服來說,我們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石化和中石油方面介紹各自經驗成果時,“工廠化”模式的應用都被重點提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非常規油氣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高德利也在會議上表示,單井成功或者鑽井壓裂成功還不足以賺大錢,甚至還賺不了錢,通過井工廠的模式批量化生產才是解決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緻密砂岩氣、葉岩氣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墨西哥灣和巴西深海油田,都採用工廠化作業的方式。高度集中的流水線施工和作業,使開採成本大大降低。“一個井場同時打4到6口井,這就節省了前期投資,提高了開發效率,而且縮短了鑽井週期。”卜範慧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工廠化模式在國內很早就有試水,今年開始大規模應用,這也是今後葉岩氣開發的方向。

  單井成本追平美國?

  除了在“工廠化”模式上的探索,也有部分專家將目光集中在了葉岩氣的管理成本上。李玉喜表示,降成本要從粗放走向集約,技術、資金、人才都有,現在需要提升的是管理。把多個工種都集合起來,這是很大的管理挑戰。

  “在中國油氣開發上,我覺得管理成本還有很大的降低空間。”國土資源部地質勘察司油氣管理處處長楊永剛在上述會議上也公開表示,政策是圍繞著效益來的,而效益是靠降低成本來體現。降低成本首先是靠技術進步,另外就是規模化開發,降低管理成本。

  事實上,要實現這種集約管理並不容易。“不單單是組織管理問題,更是技術管理問題。”李玉喜表示,從優選目標區,到部署井位,實施鑽井,再到壓裂,各方面都需要銜接起來,可能單項技術都可以,把所有東西都弄到一起就不見得了。同時前面工作要考慮後期工作便於操作和目標實現,這都是管理問題。

  目前,我國葉岩氣單井成本離美國水準差距還比較大,中國的成本水準大概是8000萬元一口井,美國水準是單井3000萬元。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如果在技術操作方面實現集約化管理,單井成本應該能大幅降低。”降低的程度不用多,能達到美國水準就夠了,很多地方只要能達到美國水準都是賺錢的。他表示,單井成本3000萬元,產3000萬立方米氣就賺錢了,而現在至少得有8000萬立方米的產量才行。

  而另一位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的單井成本降低到3000萬元更多的是理論數值。3000萬元人民幣已經是美國能做到的極限了,而且美國的葉岩氣儲存深度、管網運輸等都比中國更具優勢。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