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油料油脂企業:生意好不如定價巧

2014-12-15
来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近年來,國內外油脂油料價格波動加劇讓相關企業充滿了不安全感。而伴隨著國內大豆(4361, -10.00, -0.23%)、豆油(0, -5696.00, -100.00%)、豆粕(2936, -13.00, -0.44%)等期貨品種的出現和活躍,國際上成熟的“期貨點價+基差”定價模式流入,國內基差交易應用愈來愈廣泛。用企業人士的話說,未來誰在價格管理上越花工夫,誰就越厲害。在油脂油料領域,基差交易業已成為企業經營的護身符。

  2014年3月以來,因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生長期天氣良好等利空因素,豆粕1501合約從5月底的每噸3600多元下跌到9月底的2900多元,再次激發市場廣泛使用基差交易。

  基差定價華麗外衣漸脫落

  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多家油脂油料企業感知,企業人士眼中基差定價交易的華麗外衣已逐漸脫落。多家成規模的企業對基差交易的應用已經像吃飯穿衣一樣平常。而對期貨盤面相關品種的走勢,企業人士更是爛熟于心,并頭頭是道地對價格走勢進行預判。

  “基差定價”的銷售模式是指按“基差+相應月份期貨價格”的模式進行銷售合同的定價。該定價模式的出現最早是由于對于油廠而言,之前廣泛采用的“一口價”定價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

  據企業人士介紹,榨油企業在“一口價”定價模式中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當豆粕價格未來預期價格會下跌時,“一口價”的銷售十分困難,銷售量也很難保證。二是豆粕現貨市場短期的價格波動加劇給油廠的生產和銷售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三是油廠“一口價”作價很難做到隨行就市,經常不能達到需求方的預期價位(特別是在市場看跌時),因此在和一些較大的銷售對象交易時的談判和交易成本偏高。

  期貨價格參與定價的基差作價方式說起來很簡單,應用起來卻有千變萬化的微妙。

  原理上來講,區別于傳統的“一口價”交易,現貨市場中的基差定價是指經現貨買賣雙方同意,以一方當事人選定的某月份期貨價格作為計價基礎,以高于或低于該期貨價格若干金額來買賣現貨,買賣雙方不理會現貨價格的漲跌變化,而直接以雙方商定的基差來進行交易。買方在提貨前的約定時間內,根據對市場價格走勢的判斷在期貨市場進行“點價”(通過報出一個可以在當天成交的指定月份期貨價格,該期貨價格加上先前買入基差就是最后的合同銷售價格)。

  而實際上,策略配置、時機、基差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保值效果。實際應用中,基差定價是以合同形式存在的,對交易雙方產生約束。

  期貨對沖 買賣都不吃虧

  山東新良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十多年經營歷史的大型油脂加工企業,以加工大豆,生產油脂、豆粕及小包裝油品等業務為主,兼營糧油貿易。目前公司年加工大豆100萬噸以上,年產值超過40億元。該公司從2012年開始接觸基差交易,結合前期已經形成的銷售模式共同定價,公司目前參與較多的是豆粕和豆油基差交易,兩品種每次基差交易量控制在2萬噸和1萬噸左右。

  “基差交易主要是以豆粕豆油產品為主,特別是在現貨市場銷售不暢、后期大豆排期正常的前提下,基差交易對于穩定銷售有積極意義。對應期貨合約,制定好固定基差,銷售給現貨客戶,既可以保證銷售節奏,又可以規避價格下跌風險。”該公司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具體的流程是,在讓客戶充分了解基差交易的結構組成、點價方式和風險后,制定相應基差合同,在與客戶簽訂合同后,一般是立即在期貨市場上賣出相應數量的期貨對沖風險;然后等待客戶點價,客戶開始點價時,對相應數量的期貨頭寸進行平倉。

  上述山東新良油脂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明了公司基差交易操作典型手法。2013年7月,該公司進行了一次豆油基差交易,數量2000噸。當時現貨銷售不暢,豆油壓庫,價格不高,期貨價格也下跌。由于豆油有一定的保質期,若不及時銷售,生產線將被迫停產,豆油銷售也會面臨更大的虧損。

  在與客戶溝通后,客戶愿意通過基差點價的方式來簽合同。基差合同中雙方簽訂了2000噸豆油交易量,該公司當天在期貨Y1309合約上建倉200手空單。

  “如果在期貨價格下跌50元/噸時,客戶點價100手,我們就平倉100手Y1309,即使當天現貨也跟跌50元/噸,我們也不會虧損。如果期貨上漲50元/噸,客戶點價100手,我們同樣平倉100手Y1309,這樣現貨高賣了50元每噸,期貨虧損50元每噸,同樣鎖定了利潤。”該負責人說,這樣客戶既能在期貨下跌的過程中以更低的價格拿到現貨,我們也能鎖定利潤。

  而基差協議中,買方并非無利可圖,綜合來看主要有三大經營效果。一是鎖定甚至降低原料采購成本。二是減少資金占用,基差交易中,企業一般只需繳納10%的保證金就可以訂立未來采購協議。三是提高庫存管理效率。

  “基差交易使得買方企業對未來豆粕的價格多了一個選擇權,因為交易之初雙方開始僅僅確定了基差,買方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價格趨勢在后來合適的時間點再定。最終的成交價格為點出的期貨價格+基差+費用。”一位市場研究人士稱。

  他表示,基差交易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協議基差水平的確定。協議賣方在提出基差報價時需要考慮自身的成本、利潤。一般而言,基差越低對買方越有利,成交可能性越大。因此,賣方在作出協議基差報價并確定雙方合約時,通常采用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從而實現對自身風險的規避。

  在現實操作中,當企業暫時無法明確判斷價格未來的走勢,可以在簽訂合約的同時,做套期保值,鎖住價格;也有企業在價格趨勢確定了以后,平掉保值單,投機價格。

  特色化基差定價模式成型

  據了解,油脂油料產業企業對基差定價的應用,要數華東、華南地區最為廣泛、成熟,這部分企業受外資企業的影響和帶動也最為明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部分榨油企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基差定價模式。

  江蘇張家港某糧油企業基差定價應用較為頻繁,主要從事豆粕、豆油、棕櫚油(5008, -20.00, -0.40%)現貨貿易,年銷售額在30億元左右。該公司負責人解釋說,公司對基差定價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目前華東地區工廠和進口商的報價方式較傳統的一口價模式有了很大變化,以基差報價為主;二是基差定價可以規避經營中的風險。

  “我們在貿易中以買入基差為主,基差對應的期貨合約多以近月合約為主,在點價期內,點完價后通常會賣出套保到相應品種的期貨合約,鎖定基差。另外如果一口價買入合同,通常會在期貨對應的合約上賣出套保來鎖定基差。基差鎖定后,我們會根據基差的回歸情況,賣現貨平期貨或者直接交割來結清頭寸。目前基差交易幾乎占到我們經營比例的90%以上,效果很好。”上述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企業在長期的基差定價參與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模式——基差交易主要結合期現套保業務來開展。據介紹,這樣的模式較為穩健,基本不留敞口,且多以近月合約作為套保對象,周期短、穩定性高。

  在該負責人看來,基差交易對賣家而言可以提前鎖定利潤,對買家而言可以規避掉在點價期前一口價的劇烈波動風險,買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時機和價格進行點價。基差使用得當將有助于企業規避風險,更多的產業客戶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后,行業整體經營水平也將明顯提升。

  理論上,從事大豆種植的農民,榨油企業、飼料企業及各個環節的中間貿易商都可以通過基差交易規避風險、鎖定利潤。發育成熟的國際農產品市場,產業鏈各環節對此定價模式均有深度參與。

  隨著基差交易在油脂油料、有色金屬等行業的日益普及,該定價模式逐漸在更多的期貨品種上得到嘗試和推廣。2014年7月,日照鋼鐵集團與永安資本、中信寰球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國內首單鐵礦石基差貿易合同。這對于以一口價、指數定價等方式定價的鐵礦石貿易而言,無疑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盡管我國的相關期貨品種已經成熟,油脂油料交易量在國際期貨市場名列前茅,但據了解,受制于國內企業長期的貿易習慣,這一定價模式應用仍有提升空間。目前的參與以榨油企業、部分飼料企業及相關貿易企業為主。伴隨著農產品場內外期權的研推加快,以及新興期貨品種市場流動性和參與度的雙增高,基差定價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手段,將是市場定價的新藍海。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