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三家洋快遞將獲國內牌照 開放國內快遞落地

2014-12-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報記者 高江虹 北京報道

  12月17日,國家郵政局公布“關於對嘉裏大通物流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的公示”。公示信息顯示,嘉裏大通、雅瑪多和OCS三家“合資企業”正式申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在此之前,擁有國內快遞資質的外資快遞公司只有UPS、FedEx和DHL三家。

  三家國際快遞公司的牌照申請,也意味著今年9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所決定的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這一政策正式落地。不出意外的話,12月23日公示期末,國家郵政局將正式為上述三家“洋快遞”的國內快遞業務放行。

  不過,現在真的是洋快遞入場的最佳時機嗎?12月18日,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快遞業利潤率跌至史上最低,每票利潤不到5毛錢,成本卻仍在飆升。已有快遞企業頂不住,預計未來三年將進入第二波動蕩期,大量快遞企業在此期間會被洗牌出局。

  三家“洋快遞”入場

  12月17日,國家郵政局官網掛出一則消息,有十四家企業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即俗稱的快遞牌照。其中三家申請的是國內快遞牌照,十一家申請國際快遞牌照。

  嘉裏大通申請的是包括京滬穗在內13個省市18個城市的國內快遞業務許可,雅瑪多(中國)運輸有限公司申請滬蘇浙3個省市6個城市的國內快遞業務許可,OCS公司則申請京滬等9省市20個城市的國內快遞業務許可。

  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家申請國內快遞牌照的企業身份頗為特殊,其母股公司分別是香港嘉裏大通、日本雅瑪多集團和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業務規模和業務能力在目前快遞行業均稱得上翹楚。

  嘉裏大通物流(Kerry Logistics Network ,636 HK)總部設於香港,是郭氏/嘉裏集團成員之一。嘉裏大通網絡遍及六大洲,在大中華及東盟地區擁有龐大及密集的配送網絡和物流樞紐,全球共有550 多個辦事處,19000多名員工,2013年營業額為26億美元。

  雅瑪多集團則是日本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成立於1919年,下轄7大事業部,實力雄厚。該公司2014年前三季營業收入13746億日元,淨利潤347億日元。其宅配業務品牌“宅急便”是中國快遞企業“宅急送”早年學習的對象。雅瑪多於2010年1月投入注冊資金2億元成立中日合資公司,已經開始為優衣庫在內的一些日資企業進行配送業務。

  OCS(Overseas Courier Service)成立於1957年。2009年3月,日本ANA(全日空)航空公司對OCS進行了注資,OCS成為ANA集團的一員。OCS目前已在全球82個國家擁有227個站點的全球性網絡體系。1985年,OCS進入中國市場,眼下擁有20個分公司,服務於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國際快遞和物流服務提供商。

  在三家洋快遞入場前,中國國內快遞市場主要是民營快遞在主導,三大外資快遞企業巨頭UPS、FedEx和DHL則在過去幾年中觀望多於參與。DHL於2011年底宣布暫時退出中國國內快遞業務,UPS和FedEx則於2012年5月申請中國國內快遞業務許可,但是當時獲批的省市非常有限,遠比此次新入場的三家洋快遞少得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國家郵政局的人士處了解到,事實上,UPS和FedEx這兩年一直不停遊說中國政府放寬業務許可范圍,這兩家公司實際獲批城市已經遠超當年的數量。

  時隔兩年,洋快遞之所以再次爆發入華熱情,源於國務院對國內快遞業務一系列的鼓勵措施,包括對外資快遞企業的鼓勵。

  今年9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推動內外資公平有序競爭。

  會議認為,目前我國國際快遞業務已基本對外資開放,主要城市國內快遞業務也已對部分外資企業分批開放。依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讓國內外快遞企業同台競爭,有利於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使廣大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同時,推動快遞業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黑馬”,也能促進物流業上台階,進一步搞活流通、拉動內需,增加社會就業,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積極出力。

  當時會議決定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范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此次嘉裏大通等三家公司,正是該政策落實後的首批申請並獲批的外資快遞企業。

  狼群密集的草場

  12月15日,國家郵政局發布11月郵政和快遞行業數據。這個月的數據之好,再度刺激資本市場的眼球。由於雙十一的關系,受到電商促銷的影響,今年11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16.5億件,同比增長51.4%,業務收入完成228.1億元,同比增長42.2%。也就是說,快遞單月便完成16.5億件,超過了2008年全年的15.1億件,也逼近2009年全年的18.6億件。

  喻渭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快遞行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如此高速的增長至少還可以保持五到十年時間。

  面對如此驚人的數據,也難怪各路資本追逐入場,包括外資快遞公司。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國君向記者表示,三家外資快遞公司選擇此時入市競爭,也是看准了中國快遞市場需求已被喚醒,用戶對服務水准的要求亦日漸提高,市場對多元化快遞產品的需求也在加大,這些對於外資快遞企業來說便是不同以往的機會所在。

  國內快遞企業對於三家洋快遞的入場也並不吃驚,甚至傳達出“歡迎來競爭”的姿態。一家快遞企業的高管向記者表示:“歡迎進入狼群密集的草場”。該高管認為,早年民營快遞企業尚體弱,怕外狼來爭食,但經過這幾年的市場惡戰,目前四通一達等前幾大快遞企業均已練成“惡狼”,洋快遞入場難言勝敗。

  喻渭蛟則向記者直言,雖然快遞業務大增長來源於電商業務的爆發,但電商業務的利潤率並不高,加之快遞行業的車輛、人工、倉庫設備等成本逐年增加,目前快遞行業業務量雖大,利潤情況卻很慘淡,每票僅有不到5毛錢利潤,預計明後年成本再度攀升後,這一行業或將真正進入“黑暗期”。

  按照喻渭蛟的預計,2015年至2017年這三年,快遞行業將進入全行業第二次動蕩期,更加無序的價格競爭或致使更多快遞企業虧損、倒閉、出局。其中不僅是數千家中小快遞公司,也會包括比較大的、但扛不住燒錢速度的民營快遞企業。

  如此情況下,三家洋快遞雖已入場,卻很難預言未來。趙國君提醒道,外資快遞企業不應與國內快遞企業在價格上戀戰,而應該在管理水平、服務水准與產品結構上多下功夫,以區別化的快遞產品挖掘新興市場需求,增加用戶的黏性來耕耘這一市場。

  趙國君同時認為:“每家新入場的快遞企業在鋪設快遞網絡、用戶接受度和產品定位上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短期對用戶保有量巨大的四通一達等國內快遞企業來說影響不大,但外資快遞企業的進入,無疑能夠帶來更加規范的作業和管理水准,也符合我國政府對快遞行業的提質提速提服務的發展方向,因此長期來看快遞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