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讓科普展覽走出“殿堂”

2014-12-22
来源:中國科學報

  在上海國際科普產品博覽會上,一名小觀眾正在和機器人下象棋。

  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初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十年則是每3年增加一倍。在21世紀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各種科學類博物館已經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知識體系持續性地吸引公眾。

  如今,公眾已從文化消費者向文化生產者轉變,這促使博物館必須靈敏地響應社會熱點,積極地回應公眾需求。廣泛涉及社會生活領域的臨展,已經被視為博物館回應社會文化議題、實踐社會參與的有效途徑,使得博物館文化在上百年的社會化過程中經歷又一次重大發展:它不再僅是神圣莊重的“殿堂”,同時也是多元意見并陳的“論壇”。基于這樣角色定位的科學類博物館應該在互聯網時代構建一個學術共同體,既有科技精英,也有普羅大眾,既讓科學可以及時、有效地發出正確的聲音,也能聽到不同的觀點和質疑,帶領著公眾回應一個個充滿爭議的科學問題,培養公眾學會批判和質疑的科學精神。

  同時,互聯網時代要求科普展覽不僅有科學的邏輯,還要有藝術的審美。相比各種網絡媒介,博物館獨特、豐富的藏品資源在科學的邏輯和藝術的審美能力主導下,形成了科學與藝術的一種對話。博物館應該善于運用這些資源,并嘗試用富有實驗性的表達方式讓公眾沉浸其中,不斷地推翻公眾對科普展覽的傳統認知,并把博物館式的認知方式推向社會大眾,培養他們的文化認同感,讓愛上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時尚。

  互聯網時代對于科學傳播而言挑戰無處不在。如何盡可能地讓科普展覽的語言變得有趣、生動,將科學信息拉入到公眾可認知的敘事框架內?科學家在科學傳播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沒有他們,傳播無法進入科學大門;但是僅有他們的參與,科普展覽一定不夠精彩有趣。科學展覽需要一點調味品,讓那些枯燥乏味的科學變得生動有趣,而對策展人而言,更需要消除“專業壁壘”,尋找科學傳播者與接受者的結合點,站在信息接受者的立場和角度思考科學比重的取舍與編排,用開放的心態去適應互聯網環境中公眾不斷變化的信息接受方式。所以科學傳播不只“自娛自樂”,而應“與民同樂”,這樣科學才能逐漸脫離“亞文化”的小圈子,向流行文化邁進。

  互聯網時代的各種新媒體技術具有交互性、趣味性、低成本、超越時空的限制、便于內容更新等顯著優勢,為我們更好地詮釋科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展示手段。例如,一些標本往往來自不同的自然環境,它們都從原本環境中被剝離出來,而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可使展品回歸到原本的生態環境中,再附加上專家的研究和策展人的解讀,就能使公眾獲得全新的參觀體驗。同時,各種新媒體技術還能夠增進公眾與博物館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公眾與科學之間的“黏度”,更好地建立起公眾對博物館的信任感和忠誠度。

  在當前充滿各種娛樂元素的互聯網環境中,再好的展覽,如果不加以精心包裝和強勢推廣,也很難為公眾所認知,展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知識營銷的有效性直接決定了科普展覽的受眾面和受歡迎度,這就要求博物館有“社會化思維”。在展覽策劃、設計、制作、推廣等各個環節都注重與專家、社會力量、大眾媒體及其他組織機構的協作,尋求展覽科普內涵、展示亮點與公眾心理的結合點;強調科技、文化、創意等行業的跨界合作;用好各種社會化媒體,提升科普展覽的受歡迎度。

  互聯網時代必須以用戶為中心。科普展覽同樣不能回避這樣的法則,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互聯網思維”,其核心是觀眾。科普展覽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應該貫穿“體驗至上”“兜售參與感”等“用戶”思維;同時要有“碎片化”思維,從小處著眼,在衍生品開發、移動應用、教育活動配套等方面有“微創新”。融合這些互聯網思維的科普展覽既有利于吸引、拓展有潛在需求的群體,也是在培育博物館的社會需求。

  總之,互聯網時代要求科普場館主動了解、掌握知識與技術的發展動態,及時將其轉化為觀眾喜聞樂見的科普產品加以營銷,用知識營銷的理念指導科普工作,讓博物館不僅是“科學殿堂”,還是“公眾論壇”;強調科學與人文的融合,讓博物館不僅有“科學邏輯”,也有“藝術審美”;強調科普語言的可接受性,讓科學傳播不再是“自娛自樂”,而是“與民同樂”;強調科學傳播的趣味性,適當稀釋知識的“密度”,增強公眾與科學之間的“黏度”;強調知識營銷的重要性,不僅要有“社會化思維”,更要有“互聯網思維”。

  (作者:王小明 上海科技館館長)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