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李卉跌跌撞撞地沖進了創業的浪潮。幸運的是,中國正期盼著這種“沖”勁兒。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的CEO,今年圣誕節當晚,李卉正在成都郊區查看一個項目的進度,回到家已是夜半時分。這個晚上,2000多公里外,北京的車庫咖啡,能容納130多個“工位”的大廳,一群年輕人還在埋頭工作。這些年輕人沒有“加班”的概念,也不是被老板催工,他們是自己的“老板”。
這一年,李卉和無數創業者一起感覺到了變化,那是一種日漸濃厚的創業氛圍,那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對年輕人的召喚。
“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新浪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天津舉辦的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說。12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他進一步表示, “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關鍵是要發揮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智慧,把 人 的積極性更加充分地調動起來。”
“這真是(創業者)無與倫比的美好時代。”真格基金創始人之一徐小平說。
在他看來,2014年是中國的“創業元年”,各個行業和領域的人才,所有的投資基金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浪,創業者們走到了前臺。
年輕創業者的“牛勁兒”
李卉公司的產品麥客CRM是一款客戶信息管理工具,目前有5萬名企業客戶,其中包括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移動這樣的“大塊頭”。過去的這一年,麥客用戶數翻了10倍,日均PV翻了15倍。
這個去年剛離開大學校園的年輕女孩會戴上粉色的毛線帽,穿著球鞋去上班,會因為“看到自己能力的上限”而沮喪。但她的勇氣和她的年輕成正比。她選擇創業的原因很簡單,“我們有實力,有想法,只需要一臺電腦就可以開始做些事情,而這臺電腦已經有了——那為什么不開始干呢?”
“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創業者的這股“牛勁兒”正是中國需要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副局長白津夫認為,中國到了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其對創新的渴求前所未有地迫切。
回顧今年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可以發現,改革與創新是高頻出現的詞匯。重大改革舉措接連出臺,證明了二者在政府工作中的分量。按照李克強總理的算法,這是用政府放權讓利的“減法”,調動社會創新創造熱情的“乘法”。
最引人注目的是3月1日起實施的注冊登記制度改革。從那時起,全國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1.04萬戶。截止到年底,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286.62萬戶,注冊資本金14.8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99%、92.61%。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2.46億人,比2013年底增加2754.12萬人。
數字背后是人心的變化。兩年前,在校研究生李卉第一次創業。她認真研究了“在民居注冊公司”的政策,跟一個同學家里說好,以他們家的房子作為注冊地址。然后,她和合伙人跨越整個北京城找街道辦。從清早磨到下午3點:找主任,主任不在,等,主任很忙,再等……最后,對方和顏悅色地遞過來一張A4紙,告知需要一棟樓里全部房東的簽名,然后公示一個月,“就行了”——那棟樓每層8戶人,總共30層。
現在,創業者的激情很少再被這些瑣事消磨。各項事務的電子化,取消年檢制度,月營業額2萬元以下免營業稅等政策,正在給創業松綁。
政府“往后退一步”
位于北京的中關村,在這方面走得更遠。26歲的小閆正在申請注冊一家公司,地址是海淀西大街70號3-68——這是他們在一家名為3W咖啡館租用工位的編號。僅憑一個工位就可以注冊公司,而不必非要有辦公室,這是中關村為扶持創業而出臺的政策。政策自2013年2月在海淀園試點,不久后在中關村一區16園全面推廣實施。
離夢想越近,越難以放松。過去一個多月,小閆一周工作七天,從上午10點忙到晚上八九點鐘,一分錢薪水也沒有——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這種狀態,是很多創業者的生活“常態”。
在這條南北走向的馬路上,似乎有一種“力場”。冬日的寒風中,人們加快腳步鉆進一個個咖啡館。在中關村管委會的牽頭下,23個創新型孵化器入駐其中,每家特色不同。創新工場提供精英創業的孵化服務;車庫咖啡是草根創業聚集平臺和創業者互助網絡;清華大學X-Lab是大學創意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在中關村的管理者們看來,政府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往后退一步”,在這些社會組織里,說得上話的是市場規律。
今年,美國《商業周刊》中文版評估了上千家企業的創新表現,以擁有偉大想法和強烈愿景為標準,選出了2014年中國50家最佳創新公司,其中21家總部在北京,入選企業包括小米、奇虎360、融360等等。
作為整個中國創新創業最為活躍的區域,中關村成了12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討論的主角。按照部署,國家要推廣以中關村為代表的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包括股權融資、股權激勵、科研經費管理、稅收優惠等十項政策,四項在國家自主創新區推廣,六項在全國推廣。此外,天津、長株潭等地將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改革開放之初,中關村只是一小步的改革嘗試,就催生了今天的聯想集團;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意義絕不僅僅是優惠那么點稅收,更主要的是創新體制機制。”在李克強總理看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過程,本身是中央政府放權、讓利的過程, “中央放下來的權,決不能截留在高新區里,要真正落在企業、落在個人頭上。”
當其他高新園區開始向中關村“取經”的時候,中關村的嘗試還在繼續。12月23日,中關村忙著協調一系列包括外籍人才留居、人才機構建設等新的舉措。在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看來,創新要通過創業來驅動。“硅谷被譽為全球創新中心,但并不是所有東西都是硅谷自主創新出來的。歐洲、以色列都在研發跨時代的技術,但為什么它們沒有被稱為全球創新中心?硅谷之所以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不在創新而在于創業。因為創業往往是新技術、新模式包括商業模式的有機結合,能夠催生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想成為全球創新中心,首先必須成為全球創業中心。”郭洪說。
十多年前,再高超的預言家也寫不出今天中國的創業場景。
2000年,時任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夏穎奇考察硅谷,深受震撼。
在3COM公司的流水線上,他看見小塊的集成電路如何誕生,“做完了就裝配,小盒子裝進大盒子,大盒子裝進車,然后運往全世界。”他知道,那是網絡用的路由器、互聯網的根兒。他去硅谷的Tusman街,車駛過這條被稱為思科路的兩英里長馬路,路邊全是二三層的小樓,一共有60棟。每一棟里都有人,都在做科技創新。
“(這些東西當年)我們沒有。我們中關村沒有,我們國家沒有。我們沒有一個企業能做到這樣。”夏穎奇說。
現在,帶著外國人看中關村,是他最喜歡干的事情之一。
站在北京北部的一棟寫字樓里,夏穎奇告訴參觀者們:五年以前,我們所在的這個位置是農田,是草坪。五年前我們來看地的時候,這里沒有路也沒有公交車,踩了一腳泥。打開窗戶,對面那棟樓剛建成兩年,那棟樓正在建設之中,“政府很快地規劃、建設,然后企業就住滿了。”
夏穎奇讓這些人在樓里自由參觀。每一個企業都可以隨時開門,每個人面前至少一臺電腦,都在做科技創新。他讓他們看見,中國的企業是怎樣長大,個人是如何富裕,變化是如何一點點實現的。
有過外交官工作經驗的夏穎奇發現,外國人看中國的眼神變了,“看見中關村的時候,他們的眼睛里不再有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