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應該更理性地看待中國世紀

2014-12-30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應該更理性地看待“中國世紀”

  只有不斷變革才能適應和跟上新世界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

  近日,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名利場》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的世紀》的文章,在國內引起巨大的關注。斯蒂格利茨在文中認為,中國將在2015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并開始承擔全球責任時,遭到了來自美國為首的“舊俱樂部”的排斥,但是既然中美經濟利益已然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美國應當正視這一事實,放棄以遏制為中心的對華外交政策,一道合作創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應當說,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奉勸美國政府不要遏制中國,一個新的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正在形成,這是新經濟現實的結果,而且美國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警告說,“如果我們以錯誤的方式作出回應,就會有反彈的風險,其后果是不正常的全球體系或全球秩序,這明顯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文章傳到國內被關注的重點轉移到了“中國世紀”這一概念。

  在經濟飛速發展之后,一種過度自信的認為“中國世紀”已經到來的觀點開始流行,“中國模式”擊敗“美國模式”——這種論調在美國爆發次貸危機時最為流行;另一種反應是,對西方某些個別認為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觀點視為是一種陰謀,是想讓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但對于我國來說,當務之急是應該更加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的國際地位。

  是否會出現“中國世紀”是外部世界關注的課題,他們需要研究并作出反應,對于中國而言,首要的任務是國家的轉型,用執政黨的話說,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當然,學會恰當的使用越來越強大的國家實力也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任務,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要“爭做第一,主導世界”。這種力量的使用主要是在維護國家利益與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的為地區與世界提供一定的公共品,即承擔與自身發展水平相應的國際責任。

  盡管美國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并在現有的國際體系當中對中國有所遏制。中國并不必完全推翻現有的秩序,但我們需要美國尊重我國的利益。不久前,汪洋副總理在中美商業關系論壇發表演講時表示,雖然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只有美國的55%,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8。更重要的是,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塑造世界經濟秩序的各種規則仍然由美國主導。“中國既沒有想法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領導者地位”。他希望美國了解中國的想法,理解和尊重中國的國情。

  斯蒂格利茨的文章也有通過中國的成功督促美國體制做出改變的意思,事實上,中國的成功并不是一種模式的結果,而是不斷變革產生的紅利,為了持續發展,中國目前正在推動更全面且深刻的改革。中美之間可以互相借鑒成功經驗,而不是用一種模式否定另外一種發展道路,只有不斷變革才能適應和跟上新世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中美兩國。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