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柯達欲借移動智慧設備重生

2014-12-31
来源:威锋网

  昔日的膠片巨頭柯達欲借移動智慧設備重回消費市場了。日前,柯達宣佈將於2015年1月在美國CES展上發佈首款Android智慧手機,並計畫於下半年推出4G手機、平板電腦及互聯攝像頭。這是柯達在經歷了虧損、破產、出售、重組等一系列風波後,面向消費級市場轉型的新嘗試。

  這兩年,柯達沒有停止過東山再起的念頭,並且一直頑強地走在轉型的曲折道路上。

  2012年1月,柯達申請破產保護,膠片行業享譽盛名的百年老店正式宣告隕落。隨即便通過出售資產、剝離非盈利業務等方式開啟重組計畫,並將柯達拆分成兩個獨立公司:伊斯曼柯達和柯達樂芮。其中,柯達樂芮被英國柯達退休金計畫(KPP公司)收購,主要涵蓋文檔影像、個性化影像等業務。但兩家公司都擁有柯達品牌的永久授權。

  一分為二後,柯達躲過了徹底毀滅的危機,也為剩下來的伊斯曼柯達公司保留了一線生機。2013年9月3日,柯達(伊斯曼柯達公司,以下簡稱柯達)宣告完成重組,正式脫離破產保護,並于同年11月重返紐交所上市。

  不過,重組後的柯達已經物是人非。2014年初,新CEO Jeff Clarke上任後,便制定了讓柯達轉型為“全球領先的B2B科技企業”的計畫,並希望將旗下的智慧財產權投入到印刷、包裝和服務等領域的企業級市場上。從膠片業務到印刷業務,從 B2C 市場到 B2B 市場,這是柯達的第一次重大轉型。然而,經歷一年的市場考驗,面對利盟、惠普、佳能和施樂等強勁對手,柯達在印刷市場表現平平。

  而此次,柯達準備通過移動智慧設備重回熟悉的 B2C 市場,開始第二次轉型。

  在新的轉型策略上,柯達依然聚焦於其擅長的影像技術和依託影像衍生所涉及的領域。而以手機為代表的智慧終端機,不但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也在逐漸成為大眾主流的拍照設備,柯達自然不願意錯過這個市場。

  柯達將以授權的方式進軍移動智慧終端機市場,發揮自己在軟體技術、列印、影像等方面的優勢,硬體則採取外包合作方式。

  據悉,負責柯達智慧手機製造的是英國的Bullit Mobile公司。有趣的是,該公司在做手機之前是一家建築公司,與柯達都是第一次試水手機製造。Bullit的CEO Oliver Schulte表示:“這些設備的主打功能是讓用戶能夠快速的拍照、編輯、分享、存儲,再把照片列印出來。”柯達和Bullit希望能將上述流程最簡化,給使用者舒適的圖片處理體驗。此外,柯達的移動設備也將支援親友間遠端連接手機進行協作。

  那麼,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移動設備市場,這兩個“新手”的機會大嗎?

  從好的一面來看,柯達的品牌影響力還在。在第一次全面轉型後,柯達明確了“品牌授權”的策略,這對於進軍消費級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作為膠片巨頭的柯達已經隕落,但百年老店的品牌形象尚存。因此,柯達可以借助品牌優勢,在移動設備領域樹立新的形象,一方面能利用原有忠誠消費群體提高銷量,一方面也能持續提升品牌吸引力。

  然而,柯達的劣勢也十分明顯。

  沒有手機、平板等硬體製造經驗顯然是硬傷。雖然目前智慧終端機的製造工藝已經趨於成熟,門檻也降低了,但硬體製造仍需要面對供應鏈整合、工藝把控、專利壁壘等一系列問題。

  柯達的技術優勢在影像處理,所推出的硬體產品主打功能也應該是攝像和圖形處理。然而,智慧終端機市場細分化加劇,攝影功能已經被充分挖掘,包括美顏手機、雙攝像頭手機、旋轉攝像頭手機、甚至是2700W圖元手機……拍照手機市場已經被眾多廠商瓜分,柯達唯一的影像技術優勢正在失去。

  而惡劣的市場競爭環境無疑是柯達的終極考驗。這幾年,隨著小米、華為、聯想等中國廠商的崛起,日本廠商的優勢逐漸消失,前段時間更是傳出索尼將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再加上日本本土市場趨向飽和,廠商競爭也尤為激烈,柯達如果想靠移動設備翻身,就必須進入國際市場,這樣一來就得面臨中國廠商的競爭。可以說,柯達在本土和國際市場均沒有太大的優勢。

  柯達曾在膠片業務上勤勤懇懇地耕耘了一百多年,在眾多攝像迷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數碼相機時代的到來,讓沒有及時轉型的柯達陷入了破產的境地,而智能手機也被視為壓死柯達的“最後一棵稻草”。現在,輕裝上陣的柯達想抓住這棵“稻草”,實現在消費市場的重生,對於柯達來說,這是一次新的機遇,或許也將是最後一次機會。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