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千億信用盛宴將開 “三馬”不吃獨食

2015-01-07
来源:南方都市報

  隨著央行要求8家機構為個人征信服務工作做準備,千億信用市場被迅速攪熱。此次8家機構背景的多元化引發了外界較大的關注。其中,既有鵬元、中誠信等老牌征信公司,也有手握大數據的阿里、騰訊。值得注意的是,“三馬”再次同臺。平安集團的深圳前海征信中心亦在名單之列。

  征信資深業內人士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此次公布的8家試點名單,在個人征信上,每家企業的優勢和劣勢都不一樣,針對的市場也不同。未來哪一家機構征信數據更加具有意義,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目前,各家公司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三馬”紛紛表示,不排除與第三方共享與合作。

  阿里芝麻信用:將與第三方合作采集數據

  阿里旗下的征信公司以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亮相。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芝麻信用與余額寶、招財寶一樣將會成為螞蟻支付旗下一個子品牌,為其他板塊提供支撐。

  螞蟻金服首席信用數據科學家俞吳杰表示:“互聯網發展給個人征信行業帶來了跳躍式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的行為變成24小時可記錄。因此跟傳統征信業的數據相比,互聯網征信的數據涉及范圍更廣,種類更多。”

  螞蟻金服介紹,芝麻信用有著非常廣泛的信用數據來源,日數據處理量在30P B以上,相當于5000個國家圖書館的數據總量,其中包含了用戶網購、還款、轉賬以及個人信息等方方面面數據。再加上螞蟻金服多年以來積累的數據處理能力,為其從事征信業務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不過,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亦再三強調,芝麻信用將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公司。

  據悉,螞蟻金服的獨立性將體現在數據來源以及運用上。據上述螞蟻金服人士介紹,數據上,除了抓取阿里生態圈內的數據外,還將通過購買或者合作等方式采集外部數據,其中或將包括政府機構數據以及金融機構數據等。而在運用上,除了服務阿里的金融業務外,亦對其他機構或者個人開放。“目前具體運作模式由于產品尚未出來,還沒完全形成。”上述螞蟻金服人士稱。

  事實上,阿里進行征信探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其通過電商以及支付寶沉淀的交易數據已經開始反哺螞蟻金服。其中最典型的有螞蟻微貸業務,根據用戶在平臺上的數據給予其授信,用戶申請貸款時無需擔保和抵押。 采寫:南都記者 陳穎

  騰訊征信:將對騰訊以外公開

  除了芝麻信用,同樣握有大量大數據的騰訊征信業務的主體為“騰訊征信有限公司”。據悉,騰訊征信業務主要由財付通相關團隊承接。騰訊相關人士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事實上,騰訊財付通團隊是在兩年多前就開始推進征信業務。

  對于布局征信業務,財付通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互聯網金融在過去一兩年得到飛速發展,在業務發展的背后,迫切需要個人征信體系作為支撐。

  據悉,大量的數據無疑是騰訊開展征信業務天生優勢。對于平臺運用,財付通上述人士亦表示,騰訊的征信數據除了將用于服務包括微眾銀行在內的騰訊內部體系,幫用戶建立個人信用,騰訊征信也將為相關金融機構或金融業務的風險控制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財付通相關人士在采訪時透露,目前已經有多家P2P、銀行和保險公司等表達了強烈的意向,希望接入騰訊的個人征信服務。

  在業內看來,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布局征信業務主要優勢在于手上握有的大數據。北京一位征信資深人士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顯示了此次央行試點的探索意義。而這是上述企業的優勢,也是局限之處。“征信需要更多的維度。”他認為,盡管阿里和騰訊手握大量數據,但是所形成的個人征信圖譜仍將存在由于數據偏向某一領域的問題。他認為,可能上述8家征信公司將在細分領域和應用場景形成自己的專業征信體系。“哪種征信評分體系更好,關鍵取決于市場的檢驗。” 采寫:南都記者 陳穎

  平安征信:不排除與銀行合作

  金控集團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深圳前海征信”),耕耘運營已長達一年。據深圳工商局信息顯示,深圳前海征信成立于2013年8月8日,其許可經營項目為“企業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咨詢;計算機軟件及網絡技術培訓。”

  去年6月17日,深圳前海征信最新一次人員變動中,原總經理梁瑤蘭跳槽至微眾銀行,總經理變為Q IU H A N (邱寒,平安數據平臺部總經理),而董事長依然是為平安集團副總經理曹實凡。

  引人關注的是,平安征信的董事中出現G regoryD eanG ibb(中文名計葵生,董事長兼C EO )的名字。早在去年12月中下旬,南都記者從上海互聯網金融業界人士處獲悉,平安集團旗下陸金所已對信用評級系統建設一年多,希望打造信用評級團隊,并最終通過對信用數據的分析調研,進而規范其Lufax(P2P平臺)和Lfex(金融資產交易服務平臺)的有關業務。關于陸金所建設征信系統的消息,南都記者此前亦從平安集團內部人士獲得確認。

  據業內分析,由于央行對“數據來源于第三方,使用于第三方”等要求,最近平安集團通過其他子公司在前海重新打造一家征信公司。而對于已建設一年多的陸金所信用評級團隊會否遷移至深圳前海征信的問題,截至昨日發稿前,陸金所官方對此并未進行回復。

  業界有擔心同行或因競爭關系,不愿意平安集團的征信業務進行合作。平安集團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深圳前海征信定位為一家專業化、獨立的第三方征信機構,未來將面向廣大個人和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其中不排除與銀行、保險、信托等公司合作的可能。征信公司與平安旗下各業務之間有著清晰明確的防火墻,征信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的規定來展開業務。

  平安集團有關人士還對南都記者表示,深圳前海征信在技術上擁有三重優勢,確保其征信計算方式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其中包括引入大數據等互聯網新興的計算方式。目前深圳前海征信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采寫:南都記者 梁小嬋

  [觀察]個人信息所有權需早界定

  當前,社會信息泄露問題泛濫。用個人信息查房產曾一度引起爭議。現在,央行對個人征信市場開閘,讓征信行業歡慶不已的時候,也有很多人開始擔憂:征信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否會導致個人信息的大規模泄露?

  面對這一問題,鵬元征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熊曉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出臺的《征信管理條例》對信息安全問題非常重視。她說,按照央行規定,社會征信機構必須達到國家信息安全2級及以上才能開展征信服務。目前,該公司達到3級,這和目前多數金融機構以及政府機構的信息安全等級相同。

  熊曉紅還表示,為了防止侵犯隱私,按照規定,所有征信查詢都需要得到被查詢人的書面授權同意。“按照我們公司的流程,被查詢人必須本人持有身份證才能查詢自己的信息。或者是通過公證的方式查詢個人信息。”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提出,隨著現在個人信息的生產者越來越多,個人信息的所有權問題迫切需要提上立法日程。“通話、消費記錄、網絡痕跡,這些信息究竟屬于誰,需要盡快厘清。”郭田勇說道。尤其是在商業化用途中,個人信息所有權的問題更加突出。他提出,隨著民間資本進入征信行業,資本逐利性對個人信息泄露帶來很大威脅。監管機構需要確定行業性規范,防止征信行業競爭盲目和無序給個人帶來的巨大傷害。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