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西貢鹽田梓 復產路難行

2015-01-15
来源:香港商报

  泥土滲漏 人手難尋 資金短缺

  西貢鹽田梓 復產路難行

  香港海岸線漫長,自古已是產鹽地區,但自從半世紀多前從內地輸入廉價鹽後,本港造鹽業已完全湮滅。本港目前尚有幾處鹽田遺址,其中位於西貢的鹽田梓,遺址達10萬呎,其中3萬呎鹽田正進行復修,期望可再從海水中提煉出鹽。不過,自前年4月動工至今,鹽田仍有滲漏,原因是鹽田經多年荒廢,泥土成分已產生變化,且懂得做鹽田的工人難尋。負責人稱,他們都是「摸□石頭過河」,現正測試小規模造鹽方法,累積經驗(詳見N2版),無論如何,今年農曆年過後,正式展開教育工作,讓人明白前人如何借助大自然辛苦地造鹽,沒有「即食」的生產,相信對現代生活有啟發。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造鹽歷史可追溯至清朝

  西貢鹽田梓是客家籍陳姓村落,何時開始造鹽,實際歷史已不可考,協調復修鹽田的鹽光保育中心主席陳子良是該地村民。他表示,鹽田梓村的歷史有250年,相信造鹽歷史可追溯至清朝,20世紀之前種鹽興盛,但估計上世紀初已沒落,「我父親20年代出世,都未見過有人種鹽。」

  陳子良表示,據他搜集回來的資料,當時村中所產鹽供應西貢區的船家及36條村落,19世紀時的婚禮冊顯示有村民70多人,他們在秋冬時分種鹽,因那時有陽光、風和濕度低,政府紀錄指1900年時約有10萬呎鹽田。而鹽田梓的鹽田形貌同大澳接近,都是在海邊圍堤壩截水,讓潮漲時(6呎水位)的海水流至小盆地作儲水池,這儲水地方會在較高位,會慢慢流落至較低位置的其他鹽田。

  集資600萬推活化計劃

  事實上,復修鹽田是鹽田梓整個活化計劃的其中最重要部分。該村最鼎盛時期是上世紀初,有200多人,但一如新界其他荒廢村落,村民其後陸續遷走,原因不外土地不足,生活艱難等,最後一戶也於90年代搬離。但鹽田梓跟很多荒廢村落不同,它是一條教友村,村民信奉天主教,村內的聖約瑟教堂,在村民離鄉的年代,仍發揮凝聚力,教堂得力於天主教區的協助,於2004年進行修復工程,自此村民及一群熱心人士展開整個村落的活化工程,包括維修破屋、搶救文物、設立茶座、開辦定期街渡等,而鹽田就是最大活化工程,並由教區及村民集資600萬元作恢復資金,期望光復後的鹽田擔負通識教育角色,由村民向大眾特別是學生講解曬鹽過程。

  蒸發池漏水情況難解決

  陳子良表示,工程於前年(2013年)4月展開,預計半年內竣工,但因雨水特別多有所延遲,去年3月尾完成,4月接收後試種鹽,但發覺蒸發池漏水情況嚴重,其中一個蒸發池的漏水速度快過蒸發速度,換言之水漏光了鹽也未蒸發出來。由於問題未能在短時間內解決,4月時聘請的3個員工,因為無鹽耕,不久也被解約。

  他說,未復修鹽田前,承建商曾考察過汕尾及台南,請教過當地專家,最終採用了汕尾的方法,是古法復修,用泥灰,不用現代物料三合土。「實際上無人知點做,起屋好多人都識,但做一個不漏水的鹽田,我指是天然泥土的古法鹽田,不是石屎鹽田,並無人知曉。」於是將部分鹽田拆起再砌過,又以「打針方法」,將用於建築物的防漏膠質注入漏水嚴重的鹽田底層罅隙,現在漏水情況有改善,沒有那麼嚴重。

  百年前鹽田泥土不透水

  百多年前的鹽田,那些泥是不透水的,一如水稻田的泥都是不透水,不過,鹽田經過多年荒廢及80年代變為魚塘,其泥土成分相比昔年已有所變化。陳子良說,他們不可能搬台南或汕尾的海泥過來,如何令復修後的鹽田可應付蒸發時的收縮壓力,沒有罅隙漏水,曬到鹽出來,是一門學問,他指所有人都是在「摸□石頭過河」,而600萬元的工程費用則差不多用光,今年有需要再籌募經費。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