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世界經濟對中國的三大期待

2015-01-20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5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作為中國主要領導人的今年首次出訪,李克強總理選擇了赴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並對瑞士進行工作訪問,意味深長。這也是中國領導人時隔5年再次出席論壇年會。李克強總理的訪問,是為了切實回應世界經濟對中國的三大期待。

  一是期待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繼續承擔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首屈一指,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能否繼續領跑世界經濟?這引起國際社會廣泛期待。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有不少疑問: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對中國、對世界意味著什么?李克強總理將借世界經濟重要論壇——達沃斯論壇,介紹中國經濟形勢,增強各方對中國經濟和新興經濟體發展前景的信心,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認識、理解和支持。這將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期待世界經濟的中國方案。歐元區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前夕,瑞士法郎與歐元脫鉤引發震蕩;烏克蘭危機後西方對俄羅斯制裁增加了世界經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不確定性;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滑,影響世界經濟複蘇幾何?中國能為世界經濟複蘇提出什么方案?李克強總理借此介紹中國對國際局勢、世界經濟形勢以及問題解決之道的看法,可謂恰逢其時。推動國際社會客觀、辯證分析世界經濟形勢,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之道,推動世界經濟穩步複蘇,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這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期待。

  三是期待分享中國機遇。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以來,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主張,對世界經濟、地區經濟合作的一系列倡議,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今年進入落實之年。國際社會希望理解這對各國意味著何種中國機遇。達沃斯論壇知名度高,商界精英雲集。中國借助這一平台,能向世界解釋中國政策、經濟增長前景和對外合作的主張。這是向世界闡述中國重大戰略主張和制訂中的“十三五”規劃的契機。

  據悉,達沃斯論壇年會至少設有3場以中國內容為主題的會議,分別是“中國前景展望”、“中國對外投資展望”和“中國經濟發展評析”。以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華為總裁任正非、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與會,分享中國互聯網金融和創新的經驗,也為與會者所期待。截至目前,近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出席,來自超過140個國家的政界、商界、學術界、媒體的逾2500名代表將與會,與會人數可能創曆史新高。

  李克強赴瑞士參會,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對歐洲的支持。中國一直支持歐洲,“一帶一路”的終點站在歐洲,今年也是中國和歐盟建交40年。雖然瑞士並非歐盟國家,但通過瑞士達沃斯論壇這一場合,能夠體現中國支持歐洲經濟振興的意願。瑞士是世界第19大經濟體。2014年7月,中瑞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在這一背景下,瑞士或許可以成為一個范本,借此推廣中國的自貿區戰略。

  (作者:王義桅)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