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或自掘經濟墳墓

2015-01-23
来源:海外網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美國、日本和歐洲的貨幣政策正處於一個惡性循環狀態:這些國家的央行非常確信,零利率政策加之購買國債會刺激經濟,盡管這同時會導致“良性的”通脹上升,但不幸的是,現在經濟增長、通脹以及國民薪資的中位數都在下降。

  美國華爾街日報1月21日刊出文章,原題目為“世界貨幣政策的盡頭”,文章作者為大衛.馬裏帕斯,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在本周四,歐洲央行很可能進行新一輪的國債購買,額度將達到580億美元,而現在歐洲國債收益率已經處於負值狀態。日本也已經購買了超過本國經濟價值50%的國債,但該國經濟增長卻毫無起色。歐央行如果周四繼續大量購買國債,這一定會招致大規模的指責,因為購買國債和經濟改革完全是兩碼事。

  在經濟處於疲軟狀態時,央行應該督促政府采取切實可行的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畢竟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並非治本良藥,事實已證明如此。從08年金融危機至今,各大央行的債務額度已經達到了7萬億美元,而現在日本、拉美、東歐和大部分歐元區仍處於經濟衰退狀態。

  顯然,各大央行相信,通縮可以通過費雷德曼式的“直升機撒錢”方式來緩解,但事情卻並非如此。現在央行的儲蓄資金已經大大超標,即使再增添任何儲蓄金也不會給經濟注入強心劑以及減少物價下滑的壓力,因為現在央行和私營企業之間並沒有一座“現金橋”將兩者聯系在一起。如果政府希望私營企業獲得更多資金,它必須要給銀行開綠燈,讓銀行業承擔更多風險,顯然政府不會冒如此大的風險。

  和讓銀行承擔風險相比,一條更切實可行的路就是通過改革來刺激小型企業、新興企業的發展,以此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大多數發達國家,這曾被證明是可行的,只是現在需要等政府來清除監管方面的障礙。

  對於一個經濟體來說,隨著通脹逐漸下降到負值區域,央行只能繼續使用無效的貨幣政策,這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整個經濟體可能再次陷入衰退,同時通縮也會加劇。去年12月,美國消費者指數已經下降了0.4%,很可能今年1月還會繼續大幅下降,結果美聯儲只好考慮延後提升利率。如果你還記得,美聯儲已經持續6年采取零利率政策,但經濟複蘇和物價穩定仍是現在的大問題。

  確實,如果大眾認為物價會繼續下跌同時利率不會在短期內上漲,為何選擇現在買房或投資企業?零利率的受益者只是政府、大型企業以及富裕人群,小戶儲蓄者、小型企業以及中產階級都是該政策的受害者。在一個理性的市場裏,借貸完全取決於貸款價格以及借貸者願意承擔都少風險。在現代體系中,政府試圖通過零利率政策和購買國債來調整價格,同時政府通過監管和杠杆率來控制銀行借貸,這導致只有那些“最低風險”的借貸者才可以獲得貸款,顯然這樣的政策對創造就業機會就是一場惡夢。

  現在歐央行的利率已經低於零點,這無疑給經濟增長和借貸帶來了更多新的麻煩:當下為了購買更多低收益率的國債,歐央行只能向賣家提供負收益率,隨著銀行資產減少,小型企業借貸量也會下降,同時歐央行只會增加被套牢的儲蓄量。

  簡而言之,通過繼續購買國債的方法無法使歐洲經濟複蘇,況且現在國債收益率已經跌到零點之下。當意識到這些嚴重問題後,瑞士銀行上周果斷斷絕了與歐元區的盟友關系。當年瑞士國家銀行曾購買了大量歐元區國債,從而使瑞士法郎和歐元價格緊密相連。瑞士在2011到2013年期間這樣做也是出於德國和歐央行可能會緊密合作,這樣一來體制改革會進一步將歐元區經濟帶出泥沼,同時也會加強歐元價值。不過現在情況卻非常另瑞士失望:歐央行試圖用量化寬松政策來演示歐洲稅制和監管方面的缺陷。

  歐央行行長德拉基曾呼籲政府減少花費,同時也減少征稅,但他必須意識到,量化寬松政策不會消除大眾對可能發生通縮的恐懼,而且量化寬松政策也不等同於體制改革。(餘遙編譯)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