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去殖化須先改變文化環境

2015-01-26
来源:香港商報

  路敏盈

  「佔中」事件發生之後,市民及政府都思考善後及警示和教訓問題。繼北大教授饒戈平提倡在港推行「去殖民化教育」之後,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亦就香港教育問題發表看法,認為香港參與「佔中」的青年學生,回歸時都不過還是「娃娃」,17年後何以成了衝擊政府的先鋒?他認為教育沒有跟上時代步伐,回歸後學生依然被殖民教育強烈洗腦,是問題的根本癥結所在。他提議:「教育局須身體力行,利用手上資源,正確指導辦學團體在制訂課程設計、學校管理時須配合國家主權及安全發展。」

  殖民化根深柢固

  形成港人心態未回歸的原因,又何止是教育!香港的整個社會氛圍、文化環境,事實上仍籠罩在濃厚的殖民時代的陰影下。回歸17年來,當局似乎注重經濟多於注重政權轉變帶來社會心理的轉變調整,忽視在全社會展開持久有效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忽視本港特區新文化與教育新理念的確立與建設。在中央政府來說,出於維護「一國兩制」的執著,內地地方政府更因問題敏感而顧慮太多,基本上放手讓港人高度自治,極少「干預」香港事務;而香港社會從普通市民到港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專業人士、社會精英,或特區政府的官員,以至大多數從港英政府轉接過來的公務員,他們的人生取向,說到底基本上還是一種以金錢來衡量一切的價值觀。他們中的部分人對英國撤離香港前的虛火經濟、泡沫繁榮,好像南柯夢般地纏留心頭,至今依依不捨,念念難忘。香港的反對派和外國的反華勢力,正是利用此類香港人的心態,宣揚什麼「香港越不像內地越好」,宣揚只重「兩制」而輕「一國」的觀念,誤導他們把香港和中國當作兩個完全獨立的政體,繼續將「香港文化」視為主流,以殖民時代的香港標準去看待中國政策。把這類心態未回歸的港人,作為他們在港興風作浪「反中亂港」的社會思想基礎。

  文化氛圍是根本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長期的。香港人社會心理的轉變,只能從密切接觸祖國文化開始,逐步地在了解和理解中國的基礎上培養起來。可惜的是,今天愛國、健康、進步的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的傳播依然嚴重不足;中國的書報、文化、藝術並未大舉開拓和佔領香港文化市場。尤其是作為現代重要媒介的電視,深入到每個家庭的每一天生活中,對人的思想意識及文化精神,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形成與影響是尤為深刻廣泛和巨大的。香港號稱資訊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多年來政府也一再強調要加快資訊建設,要使香港成為亞洲的資訊網絡中心。然而,香港偏偏卻是全中國最不容易收看國家中央電視臺節目的地方,其普及程度遠不如內地的山村邊塞。

  中央臺有十多個頻道,內容包括新聞、經濟、文化、體育等多個方面,可助市民從多層次、多角度全面了解國家、民族,加深對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以至歷史各方面的認識,對國情有更準確、全面的了解,促進人心的回歸。哪怕光從娛樂角度來看,作為國家級的電視臺,它提供的節目也是高質素的,相對於內地,香港的電視內容頻道少,而且收費高。香港為什麼就不能像內地一樣方便地收看免費的中央電視臺節目?儘管,去年開始,港臺有兩個電視頻道已有轉播央視,但是,這些臺仍未能全面轉播,且覆蓋率不高。至今港人要收看中央臺的節目,仍屬奢侈之求,居住在舊唐樓和公屋的市民,如果不是每月支出數百元去租用線路或以不菲的價格去安裝衛星天線,事實上仍無緣欣賞央視節目。

  十多年來,市民屢屢要求政府讓中央臺落地本港,多個熱心推廣國民教育的團體,也曾組成「香港各界要求中央電視臺落地轉播聯席會議」,開展過一系列的宣傳請願行動,並在各大報章刊載《關於要求「中央電視臺」落地香港轉播倡議書》。但是,特區政府似乎對轉播和落戶

  中央臺的事實一直未予充分重視。工商及科技局方面就曾表示,香港由於缺乏空餘頻譜,故未能容納額外的類比地面電視頻道。

  有市民質疑:如果特區政府認同普及中央臺節目的重要意義,在本港推行數碼地面電視廣播之後,問題便不應再存在,當局起碼可以承諾騰出頻譜優先考慮央視轉播。人們有理由懷疑,當局考慮更多的恐怕是現有電子傳媒的商業利益,即央視的免費廣播,必大幅減低現有兩個免費電視臺的廣告收益,也可能影響收費電視轉播外國版權節目的收視率。更有一些人跳出來表示只願意被英國洗腦,而不願被中國洗腦等等。

  新文化建設任重道遠

  既然香港與內地同屬「一國」,回歸以後我們有什麼理由任母體文化在香港照舊這麼缺乏,繼續讓有意疏離港人對祖國認同的不正常現象存在下去呢?宣揚愛國主義跟資本主義的實施並不相悖;在文化上更多地推行中國人喜見樂聞的內容和形式,並不等於干預特區高度自治。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政治及文化政策的制訂,不是從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作為根本依歸的呢?或者有人擔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就會改變和影響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融會,其實正相反,這種弘揚和推廣,只會更為豐富和促進這種交流融會,使香港文化進入一個新時代。

  總之,我們期盼港府在「佔中」事件之後,認真把文化建設和愛國教育放在施政綱領的一個重要內容上。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