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外媒:中國掠奪緬甸資源 紅木將滅絕

2015-01-27
来源:觀察者網

  借緬甸內戰紛飛的炮火,《紐約時報》把子彈對準了中國。1月25日,該報發表社評,稱中國正在對緬甸寶貴的自然資源進行大規模搶掠,“緬甸的人民想讓這種掠奪停止”。

  1月21日,外交部確認,155名中國公民被緬方抓扣,原因是非法伐木。中方工作組已同緬方有關部門進行直接接觸,并探望了中方被扣人員。華春瑩強調,沒有人因為緬北地區武裝沖突受困。

  “非法伐木”是《紐約時報》指責中國的“罪證”。除此之外,該報稱礦產(銅礦)、玉石、珍稀動物(虎豹等)也是中國“榨取”的目標。最后,《紐約時報》“呼吁”道:“這個國家需要尊重人權和環境的外國投資”。

  以下為《紐約時報》1月25日社評《停止中國對緬甸的資源掠奪》,作者為該報評論部。

  中國爆炸式增長的需求量引發了一場對緬甸寶貴的自然資源的大規模搶掠。這常常涉及公然盜竊,但也以權貴資本主義的形式進行。緬甸軍事精英階層與迫切希望盤剝這片土地的中國公司有交易,對環境或人民幾乎無所顧及。控制緬甸東北部部分地區的反叛組織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也從一些與中國的這種貿易中分了一杯羹,特別是一貧如洗、海洛因上癮的勞工從地里開采出的玉石的貿易。

  本周,中國政府官員在緬甸調查涉嫌非法伐木的中國公民被拘一事。往中國的非法木材銷售,特別是緬甸儲量日益減少的紅木,一直是個大問題。非政府組織環境調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警告,該樹種或在三年內滅絕。

  中國對虎豹身體部位、熊膽和穿山甲的巨大需求已將靠近中國邊境的城鎮勐拉(Mong La)轉變成了一個動物走私、賣淫和賭博的破敗中心。據多數估計,緬甸的老虎少于70只。

  對該國寶貴的銅礦的追求導致了針對敢于反對環境和人員代價的緬甸人的暴力。2012年,緬甸警方似乎使用了通常在戰時才使用的白磷煙霧彈來鎮壓對為了給緬甸中部萊比塘(Letpadaung)銅礦騰出地方而遷離感到憤怒的抗議者。該銅礦是中國萬寶礦產公司與緬甸軍方業務部門的合資項目。上月,警察向該地區抗議搬遷的居民開火,打中了一名女性的頭部,致其死亡。

  緬甸的人民——正如那些抗議所表明的——想讓這種掠奪停止。這個國家需要尊重人權和環境的外國投資。遏制榨取資源、制造政治不穩定的腐敗和裙帶交易,這將取決于登盛總統(President Thein Sein)。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