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去年超美 華FDI霸全球

2015-01-31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發布最新一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稱,中國去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約為1280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約3%,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流入國。報告還稱,受全球經濟疲軟、政策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201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較2013年下降8%,降至約1.26萬億美元。

  服務業引資增長較快

  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報告主編詹曉寧表示,中國全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首次超過美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外資流入保持穩定增長,二是美國外資流入大幅下降。詹曉寧說,從外資的行業分布看,2014年中國服務業外資流入增長較快,已占到總量約56%,其中分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貿發會議報告的初步數據顯示,2014年流入發達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14%,約為5110億美元。受跨國公司回購交易等因素影響,美國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排名中下滑至第三位,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降至約860億美元,僅相當於2013年的三分之一。相比較而言,發展中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在2014年保持較強的活力,超過7000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56%左右,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水平。貿發會議稱,主要原因是作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地的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吸引外資繼續保持增長。

  跨國併購增長19%

  就轉型經濟體而言,由於地區沖突以及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阻礙了外國投資,2014年這些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降幅高達51%,降至450億美元;俄羅斯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估計下降約70%,降至190億美元左右。報告同時指出,跨國併購在2014年達3840億美元,增長19%,創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在談及未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預期時,貿發會議表示,2015年全球經濟依然脆弱,消費需求疲軟限制了經濟增長,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以及地緣政治不穩定均制約投資。此外,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之間經濟增長的日益分化也會影響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平衡增長,而一些新興市場增長放緩以及區域沖突有可能給投資帶來不利影響。貿發會議指出,盡管存在這些風險,但預計跨國公司會逐漸增加戰略投資。此外,美國經濟走強、石油價格下跌以及歐元區量化寬松政策都會對外國直接投資起到支持作用,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的加強也會對外國直接投資產生積極影響。

  資金流入持續穩增

  針對聯合國貿發會議日前發布報告稱去年中國外資流入量全球第一,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昨日在此間回應稱,美國一家公司回購股份導致了其全球位次下降。孫繼文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推進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同時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吸引外資規模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美企回購導致失位

  「美國一直是全球吸收外資第一大國。」孫繼文說。他分析稱,2014年,美國威瑞森公司以1300億美元向其英國股東沃達豐回購股份,使當年流入美國的外資凈值大幅減少,導致2014年美國吸收外資大幅減少至860億美元,美國在全球的位次也從2013年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去年發布的數據,2013年,中國全年吸引外資達1239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

  投資結構改善明顯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擴大開放程度,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與自由度,創新內陸開放模式、擴大沿邊開放局面,為外商資本提供更多投入渠道,極大地吸引了境外資本的流入。

  「龐大的市場潛力、快速發展的經濟以及相對寬松的外資政策,是吸引世界資本的重要因素。」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張漢亞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廣闊市場,具有極強的發展潛力,未來還將吸引更多外商投資。」

  「中國按照產業結構的政策調整方向對引進外資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張漢亞說,淘汰一些耗能、過剩的產業,吸引更多外資投入高科技行業和服務業是必然趨勢。

  詹曉寧:引資量增質升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世界投資報告主編詹曉寧在日內瓦發布最新一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稱,年度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反映了一年內外國投資者在一個經濟體的累計直接投資凈額,這一指標從總量上反映該經濟體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具體而言,涉及影響跨國公司投資決策的因素很多,經濟方面包括市場規模和增長前景、要素供應情況和價格、基礎設施的發展程度等,制度和政策方面包括良好的營商環境、投資環境、市場秩序、公平競爭、對外資企業合法權利的保障等。詹曉寧稱,中國大陸排在首位反映了中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同時也反映中國吸引外資的前景樂觀。詹曉寧介紹說,從中國大陸所吸引外資的行業分布看,2014年服務業外資流入增長較快,已經占到總量的約56%,其中分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而制造業吸引外資金額下滑,占總量的比重繼續下降;另從外資的地區分布看,中部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東、西部地區小幅增長,西部略快於東部。

  積極貢獻經濟增長

  詹曉寧認為,2014年外資繼續對中國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并且在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他進一步介紹說,去年中國吸引的外資在總量小幅增長的同時,結構繼續改善,質量繼續提升,前述外資在行業和地區結構上的變化即說明了這一點。行業結構的變化反映外資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貢獻,而地區分布的變化則反映外資對改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他說,對制造業而言,由於工資和生產成本持續上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低端制造業的外資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往低收入國家,但流入中國高科技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外資卻有增無減,這也反映中國吸收外資質量提升、結構有所優化。此外,詹曉寧介紹說,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6%,達1160億美元;初步分析顯示,服務業和非國有經濟部門海外投資增速較快,傳統上對外投資集中於資源行業、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也正在發生變化。他表示,從雙向國際投資角度看,中國經濟「新常態」意味著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兩者新的平衡關系。從數據上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的比例從2013年的1.2比1變為2014年的1.1比1,已接近平衡;未來幾年,中國對外投資增速有望繼續高於引進外資增速。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主要依靠吸引外資和出口推動增長的局面將發生轉變,對外投資將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雙向投資接近平衡

  中國商務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由資本輸入國變成輸出國,金額超過1160億美元,10年時間中國海外投資增長近11倍。全球184個國家和地區內,都可以見到中國資本的身影。「走出去」戰略,在資本層面邁出了實實在在的步伐。

  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本月21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介紹,2014年中國共實現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5.5%。而在201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195.6億美元,這就意味著,這一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與同期吸引外資規模僅差35.6億美元,按現有統計口徑計算,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

  「統計上對外投資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直接從國內投資出去的,包括自有資本金和國內融資,另一種是還要加上在海外融資或者投資利潤繼續投資的形式。」商務部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院研究員李志鵬表示,「如果按照第二種算法,對外投資還要多一些。」如果再加上中國企業的第三地融資,去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應該在1400億美元左右。這一數據大約高於中國利用外資200億美元,換而言之實際對外投資已經超過利用外資的規模了,中國已然成為了資本的凈輸出國。

  「這個現象并不意外,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尤其是現在國家推行走出去戰略,數字變化還是很快的,前幾年將吸引外資作為發展的象徵,現在正在出現變化。」李志鵬介紹,「總體看,對外投資增加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大勢所趨。」在1160億對外直接投資中,金融類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27.5%,非金融類10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而總體上,截至2014年底,中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9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6463億美元)。

  走出去成國家戰略

  長期以來,在國際投資市場,中國一直是作為吸引外資的形象出現,吸引外資的數額一度是各地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的力度不可同日而語。而隨著走出去成為國家戰略,局面正在慢慢變化。傳統意義上,作為吸引外資的重要國度,中國保持了23年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第一的成績,而對外投資在2005年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直到2013年,中國海外投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

  躋身資本净輸出國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接收方。中國商務部日前宣布,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超過利用外資規模,已躋身全球資本凈輸出國行列。前者反映了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所具有的巨大魅力,后者則說明了中國經濟的溢出效應及中國資本出海的巨大張力。中國吸引外資的質量提升、結構優化,與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整體態勢相吻合。這充分表明,中央一系列調結構、穩增長的政策效能顯著,正引導外資成為助力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積極力量。另一方面,伴隨中國在市場準入、法治建設、市場監管等「軟環境」領域取得新突破,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日益感受到政府更高效、官商關系更透明、市場監管更規範、投資環境更公平、經營前景更可預判。

  中國項目優質避險

  如今,外界日益認識到,中國不是冒險家、投機者的樂園,而日益升級為成熟、法治、穩定的市場,中國項目日益成為優質、避險資產的代名詞。「引進來」與「走出去」從來都不相互割裂,而是緊密聯繫、交互頻仍的動態過程。目前,國內成本高企,產業加速升級,開始倒逼某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移至海外,謀求新的發展空間。不少中國企業開始藉助多年來積累的資本、技術、渠道優勢,通過跨國投資、併購等方式,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不斷聯姻海外重要市場、技術高點、戰略資源。其實,市場魅力也好,資本張力也罷,說到底都是改革開放攻堅力、創新力的外在體現。今后,要扮靚中國市場魅力,就要在外資審批制度、產業政策、市場立法執法、負面清單管理等軟環境上下功夫,確保引得來優質外資,留得住業界翹楚。要做強中國資本張力,就是要創新對外投融資體制,引導中資不斷做好國際化、本土化,增強經營、決策能力,加速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打造一批屬於中國和世界的強勢品牌和產業巨擘。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