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查兩融
劵商股料震蕩前行
時隔十餘天,中證監再度調查中資券商兩融業務,不同的是「119」小股災沒有再上演。后市如何,市場普遍認為,內地監管部門去槓桿化決心明顯,中資券商股短期受消息牽制。香港商報記者張威紅
違規罰則歷來最重
融資融券業務,俗稱孖展。中證監為什麼在十餘天里連番對之下手?A股又為什麼變臉?中資券商股前景如何?下文將之一一拆解。
拆解之前,先對事件回顧。1月16日收市后,中證監公布處罰12家違反兩融業務規定的券商,中信證券(6030)、海通證券(6080)等一眾龍頭券商首當其沖。罰則為3個月內不得開立新孖展戶口,是A股開展兩融業務以來,違規懲罰最重的一次。結果造成「119」小股災,滬股大瀉7.7%,創6年半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中資券商股為跌市重災區,跌幅介乎15%至20%。
1月28日,中證監對餘下46家券商開展第二輪調查。對比「119」,市場反應明顯減弱。其一中證監事先喊話「屬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其二前車可鑑,跌后反彈。中信、海通周五率先反彈(詳見表)。
滬股波動率創5年新高
「違規融資近期非常猖獗,其中傘型信託為兩融提供了沒有受到監管規範的流動性。」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形容兩融資金為「危險的頭寸」,這是監管機構頻頻出手的原因。
他說,單是融資餘額占了滬股總市值的3.5%,其中金融、房地產等權重板塊的融資交易最盛行,兩者占總成交量的24.1%和18.6%。除股票外,期貨和分級基金等的槓桿效應同樣明顯,導致市場波動加劇。目前滬股的歷史實際波動率達到2009年11月以來的新高。
防範槓桿風險是兩融風波的起因,對A股的影響將是簡單粗暴。以史為鑑,1999年A股上演過「519」行情,一個半月上漲了66%,誰料7月1日頒布《證券法》,對市場違法進行調查、清理信託基金等,滬股單日跌7.6%。結果用了半年時間從谷底走出。
洪灝認為,無論是行情走勢和監管機關角色,與時下相類似。他估計A股可下挫至3000點水平,若然,屆時是一個入市良機,目標上望4200點。理由是:其一兩融盛行并非牛市的主要推動力,而是加速器,規範兩融業務改變市場上漲軌跡,卻未有改變市場方向;其二債券收益息率正在下跌,市場追逐高息回報正酣,估值偏低的大型藍籌股是逢低買入的選擇;其三中國的存款以20年來最慢步伐增長,顯示中國投資者正把存款搬家到股票,是A股走牛的重要推手之一。
兩融風波對券商股影響是多元化,包括A股下跌影響其投資收益、大市成交萎縮影響經紀收入等。根據國際經驗,融資融券一般能給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帶來3成至4成的收入增長。
穆迪認為,處罰對券商盈利影響有限,但對其信貸影響負面,顯示中資券商經歷快速增長和產品多樣化后,運營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遵守法規方面存在廣泛的不足。
收到罰單后,中信證券迅速作出4項整頓措施。除暫停開立新的兩融戶口3個月外,并不許新增任何合約逾期,到期未了結的合約將強制平倉;第三在監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清理舊的逾期合約;第四提高開戶條件,由30萬元(人民幣,下同)資產提高至50萬元。業績方面,中信去年純利倍升,賺113億;國泰君安(1788)發盈喜,受核心業務增長帶動純利按年至少升4成。事實上,該板塊受兩融調查影響,股價已經少了大截,一旦事件淡化,有望重拾升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