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四縱四橫”初具規模 中鐵總佈局海外

2015-02-0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隨著國內“四縱四橫”快速鐵路網主骨架初具規模,中國高鐵正在由國內走向國外。1月29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在年度工作會上透露,2015年將以拓展國外高速鐵路建設市場為重點,大力推進鐵路“走出去”,進一步提升我國鐵路的國際競爭力。簡而言之,“鐵路走出去實現新突破,總公司國際化水準明顯提升”。

  據瞭解,中國鐵路總公司有意利用在管理、技術、資源方面的優勢,以及在企業層面的牽頭作用,加快搭建企業層面合作平臺,形成協調機制,避免惡性競爭。不過此舉收效如何,尚難定論。

  高鐵的中國範本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截至2014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2015年還將突破1.8萬公里,以“四縱四橫”為主骨架的高速鐵路網已全部開工建設,且大部分段落已經建成通車,只剩少量將在2015年年末建成。

  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高鐵運力持續增強,全社會人流、物流周轉明顯加快,大幅縮短旅客的旅行時間,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效降低。

  據介紹,高鐵開通後,各地人們的旅行時間大幅壓縮。比如貴廣高鐵開通後,貴陽到廣州的列車執行時間由20小時縮短至4小時;蘭新高鐵全線開通後,蘭州至烏魯木齊的列車執行時間由18小時30分鐘縮短至9小時。隨著運量的持續快速增長,高鐵節約的社會時間成本還會大幅增加。

  大動能的高鐵開通後,還能有效緩解貨運能力長期緊張的局面。記者從鐵路部門瞭解到,滬昆高鐵長懷段開通運營後,有利於滬昆鐵路通道的客貨分線運行,緩解既有滬昆鐵路客運壓力,可提升年貨物運能1400萬噸。而釋放出的貨運能力,為推出南京東至株洲北的跨鐵路局貨物快運列車以及開行時速120公里的快速貨物班列奠定了基礎。依託滬昆、向莆、京九、贛龍鐵路幹線,加快形成至上海、寧波、廈門、深圳的鐵海聯運班列運輸網路。

  此外,隨著高速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作用持續增強,全社會人流、物流周轉明顯加快,成本有效降低,為改善企業經營效益、提高經濟發展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我國已開通運營的高鐵可為貨物運輸騰出2.3億噸的年運力。與2007年相比,2014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增加68154萬噸,增長21.8%。

  高鐵不僅帶來上述直觀影響,也對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交通部部長楊傳堂首度參加中國鐵路總公司年度會議便贊道,鐵路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做出重要貢獻,鐵路的發展計畫將會是正在起草中的十三五交通規劃的重要一章。

  而高鐵在中國發展的良好勢頭,無疑也增加了中國鐵路總公司在海外推介中國高鐵的底氣。

  建立企業層面協調機制

  在此之前,中國高鐵曾有望在墨西哥高鐵專案獲得“基建+裝備”的整體出海,不料專案生變最終流標。中國鐵建(601186)與中國南車(601766)等公司近期重啟投標,再戰墨西哥。

  北方交通大學教授紀嘉倫認為,標準之爭才是未來中國高鐵國際化進程的最重要挑戰。墨西哥高鐵原在接受中國標準之後反遭去標波瀾,顯示標準背後的之爭利益深重,而中國標準走出國門不易。

  盛光祖在會議上透露,2015年鐵總將積極推進鐵路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我國鐵路技術標準國際化進程,健全鐵路智慧財產權管理工作機制,完善中國標準動車組智慧財產權佈局。在裝備領域,加快推進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研製,確保2015年完成樣車下線、型式試驗、運用考核等工作,同時加快研製時速2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形成中國標準動車組系列化產品。

  而國內企業也考慮在出海之前集結成團,不再重演南北車及其他央企在海外惡性競爭的局面。盛光祖表示,將會充分發揮鐵路總公司在管理、技術、資源方面的優勢和在企業層面的牽頭作用,加快形成由鐵路勘察設計、施工建設、裝備製造、通信信號等企業參與的鐵路“走出去”企業間資訊共用和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好國內資源與國外市場,實現互利共贏,增強鐵路全產業鏈競爭力。

  這一協調機制可謂來得恰是時候。不過也有鐵路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中鐵總搭建溝通平臺,協調用意初衷極好,但是效果尚難定論。此前鐵道部作為部委尚能一紙令下,讓各相關公司協調組建18個海外鐵路項目。然而,如今中國鐵路總公司自身已變為央企,與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601299)等公司同級,協調工作或較此前更為困難。

  除了協調平臺外,中國鐵路總公司還打算推進與周邊國家鐵路互聯互通建設。近期以中老、中泰鐵路專案為重點,同時積極推動匈塞鐵路、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坦贊鐵路等專案,按期完成建設目標。

  此外,中鐵總還打算整合全路集裝箱國際聯運業務,加強國內和國際經營網路建設,構建鐵路跨國物流平臺,提高我國鐵路在國際物流市場的競爭力。目前中歐、中亞集裝箱班列是工作重點。盛光祖透露,將加強與沿線各國鐵路的協調,暢通和擴大國際運輸通道,建立健全量價捆綁機制,大力開發境內貨源和境外回程貨源,實現班列開行數量持續快速增長。

  據記者瞭解,2014年共開行中歐班列308列,發送集裝箱26070標準箱,較上年同期多開228列,增長285%。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